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教育孩子的路上 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 而不是强迫!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而我愤怒是为了控制、强制,想让她写作业、让她乖乖的听话,可孩子是有自己自主意识的,我不该去用强制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应该想办法让家庭氛围变的轻松愉快,让她自己愿意高兴的去写,让她对学习感兴趣。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生气、唠叨、愤怒,让孩子越来越反感。

我们很多时侯,产生一种行为是因为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哪怕行为方式不对,但结果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会去持续这种不好的行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越陷越深。
现在孩子写作业真的是个很大的问题,要么不写,要么就是写着写着就不写了!比如说有不会的,那我就给她讲解,讲着讲着就成了对抗的局面。我在给孩子讲题的时候,发现她不会或不配合,我就容易激动,语速加快,并且音量也提高了。孩子是能感觉到我情绪有变化的。
她不喜欢我那样批评她。当然,如果有人批评我,给我压力我也不喜欢,谁都喜欢别人表扬、夸奖自己。所以她整个人都不好了,便也具有了攻击性,这时她开始反抗我,说话的音量变大,不耐烦,找我的毛病,“我还是不懂”、“你没讲清楚”、“谁知道你说的什么啊!”等等,当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心里也很不舒服,让我想到了,我的目的是好好跟她相处,和谐的让她把作业做完,于是我就软了下来。
可是就是这导致了她的变本加利,下次如果我还是没耐心,还说她,哪怕一点儿,她还会用相同的方式跟我对抗,他会认为只有用这种激烈的方法,才能制止我。能让我停止唠叨是她想要的,她感觉是她的无理、暴怒让我闭嘴,达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而我也想制止她这样的行为,只能喊的更大声,或指责,或给她描述不这样做的糟糕后果,可是刚开始有用,但显然会越来越没用。这不是她想听的,没办法不听的话只能选择性听,或捂上耳朵,或用更激烈的攻击性让我感到解决不了问题后自己闭嘴。
这样下去只会产生恶性循环,孩子是没法改变现状的,想改变这种局面只能是家长,只能由家长来改变。孩子产生攻击性愤怒,是因为想制止我说些她不想听的话,她没有其他的方法,她只是本能的跟我学习,发现有时能制止我,这是结果导致的行为方式,而且是重复了很久很久的行为。
而我愤怒是为了控制、强制,想让她写作业、让她乖乖的听话,可孩子是有自己自主意识的,我不该去用强制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应该想办法让家庭氛围变的轻松愉快,让她自己愿意高兴的去写,让她对学习感兴趣。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生气、唠叨、愤怒,让孩子越来越反感。
如果没有办法,就看书、学习,这样的问题肯定不只我一个人遇到过,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并不孤独。该下功夫的是我,该改变的是我,该管住情绪和这张嘴的也是我!

如果连自己都管不住就不要奢求管孩子了,孩子只能影响,不能强迫!知道了道理就把嘴巴管好,不要再说消极的,孩子不想听的话了,说话之前先在心里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想听到什么,这句话是我想听的吗?如果不是,那就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也改变不了孩子的行为方式!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当你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和孩子的交流无障碍,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就对孩子多了一份理解,彼此有了更多的话题,教育也更有效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