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纠结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终极答案…
我们几乎每个毕业生都思考过一个问题,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说大城市容不下身体,小城市放不下灵魂…
那么,到底是选择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呢?
一、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大城市的优势: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拥有最新的科技技术以及新生代产业,也就拥有最新的知识与技能。大城市的大公司比较多,也就意味就业就会多,选择性比较多。大城市集中了较多了优秀的人才,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知识资源都较为丰富,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能够迫使自己快速成长,而且还能提升个人见识。大城市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或者下一代的成长来说,有优先的教育优势。大城市的整体薪资水平较高,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小城市。
大城市的劣势:
大城市人才济济,竞争压力大,就业压力也大。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房价、物价都很高。大城市的工作压力大,不学习、不进步有可能随时面临淘汰的局面。来大城市的人大部分属于外乡人,离家远,不能照顾父母,同时还会经常感到自己是异乡人。
小城市的优势:
小城市工作稳定,不用随时面临更换工作或被淘汰的风险,工作稳定且有保障。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房价、物价都偏低。小城市工作压力小,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不用操心太多。小城市生活安逸舒适,朝九晚五,下班时间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小城市离家近,能陪伴和照顾年迈的父母。
小城市的劣势:
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发展速度慢,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比时代发展慢一些。小城市的公司比较少,所以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大多数的就业只能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小城市的优秀人才较少,互相之间的竞争较弱,个人成长较慢。小城市的工资水平偏低,薪酬竞争力较弱。小城市人际关系复杂,处处得靠人际关系才能办事,甚至生存。
其实,根据以上来看,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不管是选择大城市的人,还是选择小城市的人,都有值得庆幸和背后让人落泪的一面。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因为这3种因素决定的。
二、影响你去哪个城市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于那些家庭条件殷实的人来说,选择大城市和小城市都一样,可进可退。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急于找工作挣钱缓解家庭经济状况的,就去大城市吧,毕竟大城市的薪资待遇相对多一点。
当然如果你想回到小城市,知足常乐,岁月静好,小圈子的评价体系和人情世故也不会允许,大隐隐于市,富贵在还乡。为什么很多大城市的打工人工资入不敷出,但一到过年,借钱也要租个好车开出去,这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更是为了亲戚朋友们的面子,为了父母在那个环境里的“社会地位”。2000多年前,苏秦穷困潦倒回到故乡,连亲生母亲和嫂子都嫌他丢人,极近羞辱,后来苏秦配六国相印,再次回到故乡,母亲和嫂子跪地迎接,匍匐前进,极尽谄媚,日月更替,人心可一点儿没变过,故乡容不下失败者,你真的想回去,只能是衣锦还乡。
2、专业因素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不是你认为的鸡头还是凤尾的取舍,独自留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基本就是因为父辈能提供的资源和人脉实在有限,想啃老就没得啃,回去大概率也是个“鸡屁股”,在大城市拿过几万的月薪,就觉得自己能回去当“人上人”,更有可能的是回去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大城市很卷,但比卷更可怕的是根本没有卷的机会,很多工作岗位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在大城市,你是机器上的“螺丝钉”,回到老家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机器。
所以,如果你的专业是教育学、文史政治之类的,在不改行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小城市,在小城市考个公务员还是可以的。因为这类专业即便是在大城市,考公务员或事业编也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这类专业就业竞争比较弱。
如果你的专业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之类的专业,选择大城市是最好的,因为大城市这方面的资源多,大公司比较多,适合发展的平台也多,而小城市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3、个人价值观
有的人喜欢拼搏,天生好强,所以可以选择去大城市;而有的人则喜欢安逸、平淡,则小城市就比较适合了。价值观不同,也决定了每个人的工作城市、工作性质不同。
前些年有个朋友跟我描述了一段经历:从深圳回到了老家发展,当时就想,不用承受一线城市的压力,生活的竞争也没那么大,但是他过了两年之后,就越发的不习惯了,因为只要是在大城市呆过,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上过学或者打过工,根本就适应不了小城市的那种节奏,因为大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和小城市是完全不同的,看似回到老家很安稳,但只要在老家呆了一年,就发现这种所谓的安稳就是一种折磨,要承受的事小城市的人情世故,长辈们的世俗压力,还有见过大世面,但周围都是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要找人聊天都没得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折磨比在大城市面对的高压力快节奏还要辛苦,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深圳。
所以,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适合自己的那座城市才是最好。
三、国家的发展蓝图里告诉你怎么选
咱们可以从国家的发展蓝图里找找方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更能吸引产业,还有人口向此集中,这个是客观规律,在国家“十四五规划里”,继续在谋划推动这些地方的高质量发展,二三四线城市的落户大多都是逐步放开,是不是一个好的落脚选择呢?同属某一线城市,两个城市的情况可能大不相同,这事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去判断:首先,现在颇有特色的小镇发展的也不错。其次,国家对县级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力度最近也明显的加大。再次,“十四五”蓝图里对数字经济有很多新的布局,数字经济越发展,你所在城市的规模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归根到底,大有大的风景,小有小的风景,认真走过,你就赢了。
四、从自己的心声出发寻找答案
如果站在自己内心的角度,其实这个问题也不用这么问,关键在于此刻的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或者说你根本不了解你自己。比如你是播音主持人,其实就不用纠结什么大城市小城市,你就需要留在大城市,才会有更好的资源,更高的平台,人生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所以,纠结的时候,你最应该想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此刻的你对未来十年,你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有句话说:你现在的人生状态其实就是你前十年积累的结果,所以在你面临十字路口选择的时候,你最该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哪里才能达成你想要的生活,这个才是关键。
最要命的是你在大城市向往着小城市的安逸,你在小城市却向往着大城市的机遇,这就活拧巴了。所以,此刻的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
五、在选择的背后,我们需要什么?
大城市好的一点,就是够冷漠,冷漠到没人在意你。没人关心你买不买得起房子,结不结的起婚,人情淡薄,大家都是点头之交,人情淡漠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一个城市经济越发达,制度越完善,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讲人情,越不讲人情就越公平,对年轻人越友好,越是欠发达地区,人情社会就越明显,马太效应非常严重,资源、人脉、财富高度集中,你想有所作为,想站着挣钱,永远都绕不开某一批人,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学历、技能在这些人面前毫无作用。要么选择加入他们,变成他们,要么远离他们,用无视来传递最真挚的蔑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体现出来。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所以一定要出去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公平,信息社会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很多人却依旧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那些在名牌大学才能听到的公开课,他们不感兴趣,那些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大都市,他们踌躇不前。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出去,很多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你就会把这个圈子当成你人生唯一的参考系,你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小圈子里得到认可,相反,如果你的圈子一直在变,你会发现,永远在一个小圈子里挣扎徘徊,是多么可笑,换个圈子,所有的是非成败都不值一提,整个参考系都会改变,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式,就会对这个世界不停的探索,去看有意思的书,见有意思的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生命给了你太多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只有你愿意接受它的时候,才能得到。
所以,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一座围城,而我们真正应该选择的,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那座城。因为,只要你足够努力,再加上选择,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眼光,认知能力,让你的努力能够加上杠杆,就会加速你实现理想的步伐。因为这座“城市”给你的,会比你想要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