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冯琳的姑娘,25岁就在上海买了房,还开上了宝马。
这事儿一出来,好多人都觉得奇怪,她家里条件也不算好,怎么这么快就在上海站住脚了?
她爸在烟草公司上班,就是个基层员工,她妈呢,自己开了个小小的缝纫店,也就二十来平米,帮邻居改改裤脚、换个拉链。
那她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这就要说到她做的选择了,她本来有机会去央视的,可她没去。央视主持人大赛她参加了,还拿了新闻类的铜奖,康辉和朱迅都挺看好她,说她台风稳。
大家都觉得她能进央视,那可是主持人心里的“最高殿堂”。
可她拒绝了。
有人说她傻,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要。她自己倒想得清楚,她说自己做不了董卿那样的主持人,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谁。
她知道央视里厉害的人太多了,新人进去,可能好几年都轮不到一个好机会,最后就被埋没了。
比起那个遥远的光环,她选了个更实在的地方——上海东方卫视。
其实她跟东方卫视早就认识了。2024年,她参加了东方卫视办的《主播有新人》比赛,虽然没拿大奖,但拿了个“人气奖”,也算混了个脸熟。
她觉得这个平台更活,能让她自己做主的事情多一些,不像在央视,可能做什么都要层层报批,最后自己就成了一个传话的螺丝钉。
是什么让她一战成名的?
就是在2024年7月1日那天,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她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代表,成了四位领诵员之一。
那天她的表现,让很多人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女孩,声音洪亮,气质也好,网上都叫她“最美领诵员”,一下子就火了。
她这个人,脑子一直很清醒。高中毕业的时候,文化课成绩不错,家里人和老师都劝她报个普通专业,稳当。可她非要考播音主持。
全家人都反对,她就自己一个人跑到北京去参加艺考,最后还真考上了,还是浙江省综合分第二名的成绩,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到了大学,别的同学都忙着去电视台实习,想着早点出名。她倒是安安稳稳地在教室里待了两年,先把专业基础打牢。
她觉得,啥也不会就去实践,那是瞎忙活。
大四毕业那年,她又做了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决定——不去工作,也不保研本校,而是跨专业考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
她身边的老师劝她,说主持人这行吃青春饭,实践比学历重要。她不这么想,她觉得多读点书,脑子里有东西,路才能走得长远。
在复旦那两年,她不光学新闻,还自己跑去学了点编程,这手艺后来也帮她赚了不少钱。
那么,她买房买车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她大学的时候,一到周末就去接各种主持的活儿,婚庆、生日宴,在当地小有名气,早就攒下了一些钱。读研究生的时候,靠着学来的编程技术,又接了一些私活。
所以她毕业才半年,能在上海落户买房买车,靠的不是别人,就是她自己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上海这边对她这样高学历的人才也有落户政策,复旦硕士毕业,加上东方卫视的工作,落户办下来也快。
她选上海,还有一个很实在的原因——离家近。她老家在浙江嘉兴,开车回趟家方便,能多陪陪父母。
现在她在东方卫视,发展得也不错。2024年一入职,就主持了东方卫视的春节晚会,后来情人节、元宵节的节目,还有白玉兰奖颁奖典礼,都有她的身影。
比起可能在北京排队等机会,她在上海明显更快地站稳了脚跟,能接触到核心的晚会和节目,这对于一个新人主持人来说,太重要了。
她就这样,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没被外界那些“小董卿”的说法影响。她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上海,有能施展拳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和车,还有能随时回去的家,这种生活,可能比在央视里熬着要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