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是否还在沉迷在孩子的成绩中无法自拔?你有注意过对孩子一些优秀品质的培养吗?例如自信心。
那天去学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当老师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说完后,“下面请这次考试前三的同学上台演讲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笑着看向几个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这时候,第三名的孩子先上台演讲,或许是第一次上台演讲,又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孩子整个演讲的过程感觉他都非常紧张,但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已经很好了。当第二名演讲完后,第一名的孩子却迟迟不肯上去,只是远远听到孩子哭着说:“妈妈,我好怕啊,我能不能不上去演讲啊?”最后,由于孩子不肯上台演讲,演讲便不了了之……
作为第一名的孩子居然害怕上台演讲,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认为应该是这个孩子过于在乎孩子的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在这个年代,自信心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有无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有自信心的孩子在未来会走得更远更远,捉住机会的能力也更强。
不敢独自面对黑暗,晚上睡觉老是要开着灯,等到睡着后才能关;当去到一个人多或者陌生的环境总是感到害怕或者怯场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自身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当别人主动问起的时候才会说出来
一般来说,孩子都是比较喜欢玩耍的,特别是喜欢和很多同龄人一起玩,毕竟只有同龄人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喜欢的东西也大致相同
有这些行为的孩子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多加注意,不可以只是沉迷在学习和成绩中,对于其他则视而不见。一旦孩子习惯了做事没信心,那么孩子以后便很难独自面对难题。
家长们平常应该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毕竟拥有自信心的孩子会赢在起跑线上,正所谓一步先则步步先,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会让你的孩子在未来遥遥领先。
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性地帮孩子报一些兴趣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能力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特长,还可以培养孩子一种文艺的气质。事实证明,在某些方面比较擅长的人,并不会缺乏自信心,所以尽量提升孩子自身的能力把!
有这样一个村庄,有这样一个孩子,孩子平时学习都特别认真,在村子里的学校每次考试第一名都是他。直到孩子到城里去上初中,孩子没有因为离开了村里而改变,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第一次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孩子却变得很不开心,因为这次第一名不是他,他只是第二名。孩子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怎么啦我的孩子,怎么闷闷不乐的呢?”妈妈发现孩子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问道,“妈,这次考试我没有第一名,我考了第二名。”孩子低着头,小声地回答道。“哇,你真棒,考了第二名这么厉害。”妈妈笑着回说,“妈,你不怪我这次考试没有第一名吗?”孩子很是惊讶。“怎么会呢,只要你认真学习,努力过了,就算你考最后一名妈妈也会很高兴的。”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
一般来说孩子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赞扬都是很看重的。例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孩子由于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获得了一朵小红花,其他孩子为了也能够得到一朵小红花便会踊跃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句赞扬的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非常重要的,或许对孩子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所以不要吝惜你的赞扬,你的赞扬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生长发育很大一部分和遗传有关,父母也可抓住孩子成长的几个黄金期帮助孩子长个:
一、基础阶段———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需要补钙。
二、突增阶段———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三、冲刺阶段———男孩17~25岁,女孩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很显然我们已经错过第一阶段的,紧抓住后面的两个阶段,让孩子充分的长起来。如果孩子因为个子的原因而感来自卑没有信心,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孩子,
第一,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夸赞孩子。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信任、尊重,认可,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父母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第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
给孩子一些在他能力范围内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倒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做到了就表就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需知自信心和独立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因此做为父母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像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