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我国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办理便民措施居住证办理便民措施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国家发改委: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据新华社电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19日在京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19日说,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将拓宽落户通道,督促各个地区特别是主要城

&国家发改委: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 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 据新华社电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19日在京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19日说,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将拓宽落户通道,督促各个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即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

&&& & 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放开了落户政策,但只放开了对本地的落户政策,这是普遍现象,是不合理的。在户籍人口落户方面不应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视。&徐林在国家发改委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 据介绍,今年我国将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 三挂钩&政策。

&&& &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徐林说,即便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仍然有2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这部分人的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基于居住证制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 徐林说,今年我国将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并设定了全年培训农民工2100万人的计划,同时将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 ■答记者问

&&&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太愿意进城落户

&&& 记者:很多农民工不愿意户口落到城市。城镇化到底是政府在主导农民工,还是只是为了让他落户而落户呢?如果完成不了落户的任务或者城镇化率,到底应该怎么来应对?

&&& 徐林:&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45%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个预期性的目标,不是约束性的目标,所以不存在强力去推进、一定要达到45%的设定。

&&& 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太愿意再进城落户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农民在土地产权上有特殊的权利,有农村承包地的承包权,有农村宅基地的权利。所以很多农民会自己做出判断,如果觉得他在农村的产权给他带来的好处比他进城之后政府赋予他的福利和好处更有吸引力的话,他可能会选择不落户,这是他的自由,没有人会强迫他去落户,因为农民工落户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但是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离城市或者城镇比较近的地区,而在偏远地区的农民,那个地方的宅基地不值钱,承包地挣到的钱是很有限的。

&&&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我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回去,回去也不愿意种地,肯定更倾向于城市的生活,但是必须要让他在农村的权益能流转或者自愿有偿退出,这样的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农民可以自己选择,把他在农村的权益变现之后到城市来落户。目前这套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这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居民同等的出入境权益,公安部决定自4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居住证制度的县级以上城市,施行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申办因私出入境证件的便民利民措施。#

  记者29日从公安部获悉,4月1日起,居住证持有人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向居住地的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深圳一年多次& 个人旅游&签注除外)以及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赴台定居除外),其他申请材料与当地户籍居民一致。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安部委托居住证持有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代其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接收申请材料,并制发出入境证件。出入境证件申请仍由居住证持有人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在受理申请后的30日内签发出入境证件。被告知不予签发出入境证件的申请人,依法享有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于弄虚作假骗领出入境证件的申请人,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

  该负责人说,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在当地申办出入境证件的便利,使异地工作、学习、生活的申请人不必往返奔波于居住地和户籍地之间,这是公安部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具体措施,也是进一步推进出入境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 实施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并且最终还是服务于户籍制度改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 无论是享受公共服务还是积分落户,我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都将从居住证制度中受益。&

  《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草案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

  & 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权益,并通过居住证制度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陆益龙说,& 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让每个人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这也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的目标。2014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广东为居住证持证人列出了15条待遇,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在符合资格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报名参加广东省内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则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将可以获得120分的加分,这意味着这类人才将可以享受包括子女教育在内的多项公共服务待遇。

  & 在上海,持有居住证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已经非常接近户籍人口了。&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朱惠芬说,& 居住证制度可以在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同时,通过‘梯度赋权’的方式提高对各类人群的公共服务覆盖率。在城市管理中,居住证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大量流动人口却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城镇化’,这样会导致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陆杰华认为,居住证将成为城镇化的调节器,也是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需要。

  他同时表示,国务院已经通过了居住证制度的指导性和原则性规定,但这项制度的全面实施还需要各地来制定具体办法,已经有了居住证的地区也要跟上国务院规定的脚步。& 出于公共财力等原因,这其中甚至也将遇到一定阻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监督。&

我国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办理便民措施居住证办理便民措施(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