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条件有哪些?上海落户申请人需持上海居住证7年,在持证期间参加满7年社会保险及缴纳所得税,无犯罪记录及不良行为,符合以上条件的申请人可申请上海落户。 上海落户条件有哪些?华律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上海落户审批条件1、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上海落户条件有哪些的知识。
华律网
上海落户条件有哪些?上海落户申请人需持上海居住证7年,在持证期间参加满7年社会保险及缴纳所得税,无犯罪记录及不良行为,符合以上条件的申请人可申请上海落户。 上海落户条件有哪些?华律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上海落户审批条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
4、在上海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5、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上海落户激励条件
1、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在本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可不受前述第1、2项规定的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
2、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3、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前述第4项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4、按个人在本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本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本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不受前述第4项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上海直接落户条件
一、上海创业人才落户条件
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2年的,可以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二、上海居住证积分落户条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在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须经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备案,下同)连续满6个月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企业入驻孵化器期间,积120分。
2、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须经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备案,下同)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6个月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积120分。
3、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最近3年内累计24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人才,积120分。
三、上海居转户落户条件
1、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须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下同)首轮创业投资额2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5年。
2、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3年。
3、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连续2年担任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最近3年内累计24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2年。
4、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5年。
四、上海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落户条件
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5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5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可以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五、上海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落户条件
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已经完成在本市投资累计达到3000万元的,可以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六、上海企业高管和科技技能人才落户条件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可以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给大家全方位解读上海户口政策和居住证积分细则。那么,落户上海需要什么条件?积分120分要满足哪些要求呢?目前上海落户政策具体来说,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居住、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和连续居住年限为主要指标的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符合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
从状态管理到积分落户
融合的基础之一是居留证。上海实行居住证制度已经有十多年了。自2002年6月以来,上海首次在引进人才
方面试行居住证制度,并于2004年扩大实施。居住证制度打破了不办理户口就不能在上海正常就业的传统模式,拓宽了世界各地人才来上海创业或就业的渠道。
此后,上海居住证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乙类为引进外国人才的居住证,甲类为引进国内人才的居住证,丙类为普通外籍员工或寻求避难者的居住证。持有甲级居住证的孩子可以参加上海的入学考试。
从2013年7月1日起,上海取消了人才居住证与普通居住证的区别,即甲类和丙类居住证,实行统一积分制,并根据不同积分为持证人提供分级公共服务。达到120分标准分的外籍人员可以享受公民待遇,包括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参加高考。然而,这种公民待遇不同于户籍人口,因为父母不能避难,不能享受上海的最低生活保障,也不能申请购买共同财产。
该评分系统包括基本指标、奖金指标、负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总的来说,持有人越年轻,他的教育背景或专业头衔越高,专业短缺,税收或其他社会贡献越多,分数越高。
然而,在通过积分制度实现"权利和责任平等、梯度赋权"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居住证被转移到户籍,仍然采用"有条件管理"。
从2009年起,上海的户籍政策开始从过去的“限额管理”向“条件管理”转变,并出台了《上海市居住证持有人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所有符合条件的来上海创业并获得上海户籍的外国企业家和员工都可以申请。第一个条件是居留许可已满7年。
基于积分制的居住证制度是上海人口政策的一项基本制度。在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截至今年年底,已有110万人申请积分制居住证。经核实,其中30万人得分超过120分。在这30万人中,约有2.6万人获得了上海市居住证,1.1万人直接定居,1.5万人转移了居住证。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杨雄特别强调,关于将居住证转为户籍,上海还没有实行积分管理制度,这仍然是一个有条件的管理制度。你想调整这个吗?杨雄表示,该国已经引入了新的居住证制度和居住证政策改革。接下来,上海将根据前期的实施情况和科研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政策评估。
《若干意见》表明,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完善定居政策,逐步建立完整的定居制度。合理控制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有序引导长期在上海合法稳定就业和长期在上海合法稳定居住的人员的期望和选择。
同时,在“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的基础上,完善梯度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居住证作为公共服务主渠道的作用。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配套政策。
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意见建议稳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外国留学生协商定居,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制度,形成统一的上海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居住证持有人按照规定享受义务教育、社会保险、住房、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证照处理、资质评估等服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服务项目的保障标准,稳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2500万
《若干意见》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到将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下,使人口结构更加合理,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分布进一步优化。上海将出国留学
自本世纪以来,上海常住人口已从2000年的1608万激增至2425.6万,增幅超过800万。外国学生已经在上海定居,其中1492.6万人拥有永久居留权,996.4万人拥有外国永久居留权。
根据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301.92万,也就是说,上海人口在四年内增加了123.7万。然而,保持2500万人口的底线意味着上海的常住人口在未来几年不会超过743200人。
除了严格控制规模外,上海的人口政策还应着眼于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但是,为了实现更合理的人口结构,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优化人口分布,这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非核心功能的缓解密切相关。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2万人。其中,外籍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下降近15万人。
在去年的NPC和CPPCC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根据上海和2030年的城市发展规划,非核心功能应该被取消。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能去除,人口是绝对无法控制的。
有关部门表示,上海是一个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去年,上海的外国常住人口减少了近15万。从下降来看,主要是由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导致部分劳动力随着产业的转移而离开上海。此外,一些无业流动人口因“五违”而离开。
有关部门表示,这一变化符合上海特大城市的发展方向,也符合缓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方向。为了实现“十三五”计划的2500万人口目标,必须控制人口,允许人才进入。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