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培养孩子不论家庭贫富 而在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十树木,百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对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1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正如卢梭所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语,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
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这一切的意义对孩子的人生而言,要远大于遗传智力的影响。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2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3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样适用。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没有人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父母虽不能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却可以为孩子的理想或未来添砖加瓦。
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别喜欢画画,而且十分具有绘画天赋。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议小女孩父母给小女孩找个老师,将孩子好好培养一下。
女孩的父母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却一直没有在意。后来,随着时间发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赋被消磨殆尽。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怀天赋,却因父母没有远见,而最终泯然众人。
有远见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活得开心快乐绝不是让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让孩子做个孩子,有个孩子的样子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
学习与快乐并不是冲突对立的,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境,也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有远见的父母。孩子从小的教育对他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教育身系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换言之,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河北省的高考文科状元王心仪,出身寒门,凭借接近满分的成绩707分考取北大中文系,写出的一篇《感谢贫穷》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她在文章中提过,“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虽然出身贫寒,但并没有丧失斗志,正是母亲的引导和鼓励,让她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拥有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父母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轨迹。没有远见的父母,看到的只是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更在乎眼前利益,舍不得花钱供孩子读书,甚至还有些偏远山区的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不如早点嫁人。于是逼着孩子放弃学业,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于是贫穷代代相传,难以扭转更加贫穷的局面。
然而,有远见的父母,眼光看得长远,他们为孩子谋得深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大学,在这样一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遍地大学生走,硕士博士一箩筐的社会,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文凭,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类父母为了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铺桥搭路,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有人说,这个社会已经固化了,贫富差距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差距,十年二十年之后,能在社会中生存下来的,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肯定是那些上进、努力,有能力有学历的孩子。所以,父母的远见就是孩
子未来的引路人,就是孩子前进的导航,更是把孩子推向人生高处的最强助力。
在孩子成长/成功的路上,父母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1、父母应该是一个榜样
孩子第一个学习的对象一定是父母,
如果父母是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那么孩子一定会建立起时间的感知
如果父母是喜欢踢球的,那么孩子对运动是不抵触的。
如果父母是一个宽厚大度之人,那么孩子也会表现得善良。
如果父母一个性格开明的人,那么孩子往往也表现得更加自信,乐观向上。
2、父母应该是一个观察者
作为观察者就是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独特的优点、明显的缺点。同时,也要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个独立的观察。当下家长的焦虑并不是来自于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学艺术能提高审美,学编程能提高竞争力,同学都在学演讲,那也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但孩子时都喜欢学、是否擅长学,就不再考虑范畴之内。但是,优秀的父母往往能发掘孩子的兴趣,培养他学习最适合自己的东西,这么做事半功倍的效果。
3、父母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育儿的过程一定是整个家庭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不管是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共同成长。
想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父母一定也要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给孩子,不能口头上让孩子读书,自己却在沙发上玩手机。
宝妈们,你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母婴育儿内容请关注我们,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