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上海发布了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系列出入境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将于今日正式实施。在此基础上,上海公安逐条研究细化,制订了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并落实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在海外人才认定方面将引入市场化方式、降低海外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门槛、外籍高层次人才甚至可以在沪聘雇外籍家政。
在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端人才方面,新政策以市场化人才认定方式,畅通永久居留的渠道,取消了原就业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限制,放宽居住时限要求,同时对于市政府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可申请永久居留,并且审批时限大幅缩短,体现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目前,对于海外人才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途径:挂钩工资和税收,参照上一年度上海市人均工资水平的倍数和纳税标准进行调整。今年定为工资性年收入达到6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1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在沪就业外国人;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并出具证明的外籍人才和港澳特殊人才,或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认定并出具证明的外籍人才和港澳特殊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由上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科创主管部门认定的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据悉,首批& 清单&已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申城可进行& 永久居留&签证开始至今,大约拿到& 绿卡&,然而,目前在沪常住外籍人口为。对此,市出境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原有规定,对于重点领域、行业引进人才
,主要通过政府引才计划或者由省级人民政府推荐方式申请& 永久居留&,覆盖面窄,手续较为繁琐。
不过,此次新推出的政策措施,在保留上述申请途径的基础上,又有了全新突破,申请门槛降低了不少,在审批流程和所需居住时间上都予以放开。
以市场化方式认定的外籍人才,只要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在上海已经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经所在单位推荐,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申请工作已经启动,当下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还可以对以往的情况进行追溯申请。
经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人才,提供人才认定证明,可以申请加注& 人才&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有效期为5年。工作满3年后,经单位推荐,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同时审批时限由原来。
经科创& 职业清单&所属企业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提供企业聘雇合同和担保证明,可以申请加注& 人才&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有效期为5年。工作满3年后,经担保单位推荐,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同时审批时限由原来180日缩短至90日。
面向高校 取消在境外工作一定年限等条件
按照原规定,外国留学生须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才可以来华工作,公安部新政允许有在上海创新创业意愿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工作,并办理相应的居留许可。
新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外国留学生凭国内高等院校毕业证书和创新创业计划书或创办企业证明,就可以申请加注& 创业&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有效期2年,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其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此外,新政还加大了对人才孵化支持的力度。在吸引在华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智力资源方面,取消了原有要在境外工作一定年限等条件,直接为毕业后在上海创新创业的外国留学生办理加注创业的居留许可。
同时,进一步简化了来上海创新创业外国人的入境和居留手续,如对持工作许可证明的外籍人员可在上海口岸直接签发工作类签证;对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创新创业人员,可凭相应证明在口岸签发入境签证等政策,给创新创业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政策创新 高层次外籍人才可聘洋保姆
为满足外籍高层次人才个人工作生活需求,新政策还允许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签发相应期限的居留许可,这相对于以前的政策有了很大的突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两类人员可聘用洋保姆,其一为,持有永久居留资格且被认定为海外人才者,其二,被纳入科创& 职业清单&中的专业人才,取得5年长期工作类居留许可者。每个家庭可以聘雇1名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申请时,家政服务人员需提交雇用合同,提供经济担保、人身保险及健康证明。
国内人才 非户籍居民办出入境证件无需审核社保
记者还获悉,为促进国内人才流动,满足在沪创业就业的外省市人员的出入境需求,新政还扩大了非上海籍居民在上海申请出入境证件的范围,进一步便利国内人才在上海居住生活,这也契合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据介绍,按照原规定,在上海居住的外省市户籍人员,分为7种不同的身份类别,可办理相应种类的出入境证件。申请时,需提交连续一年以上的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在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新的实施细则则明确,在上海居住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持上海市居住证和二代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例如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赴港澳定居的情况除外,届时,申请人不再要求提交其他证明,不再审核社保缴纳情况。
相比原有政策,新政策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放宽了办证条件。例如,按照原政策,要求最近一年连续缴纳社保,但很多人才由于工作未满一年,或是更换工作造成社保缴纳中断,而无法满足办证条件。新政策不再审核社保缴纳情况,对居住时间也没有要求。
第二个变化是扩大了办证范围。比如有些在上海的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外省市居民是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按照现行政策,不能异地办证,只能回户籍地申请出入境证件。新政实施后,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申请人,在提交单位同意办证的意见函后,就可以在上海办证。
第三个变化是简化了办证手续。过去很多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省市人才,户口簿往往放在老家,要办证就必须让家里人把户口簿寄过来,甚至自己特地回老家去拿。往返奔波,费时费力。现在的新政,对于持上海市居住证的外省市居民,只需有效的二代身份证即可申请出入境证件,户口信息由公安机关通过信息比对& 跑路&就可以实现了。
港澳签注自助办证自推广以来一直颇受办理者好评。记者昨天获悉,这一受益人群的范围也将得以扩大,从今天起,市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在全市各出入境办证大厅逐步推广电子港澳签注自助服务,至7月15日全部启用。年底前,该服务还将延伸至部分公安派出所,为市民提供多点、多渠道、高效率的出入境办证服务。
今日起,公安机关实施取消台胞签注政策,台胞持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台胞证)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居留,无需办理签注。记者昨日从上海机场,股吧)边检站获悉,边检部门已经做好准备,按照相关规定为台湾居民办理出入境边检手续提供必要便利。
民警告诉记者,届时,台湾居民只需持用有效的台胞证(包括一次出入有效的)即可从浦东机场口岸正常出入境,无需另外办理签注。边检部门在为台湾居民办理手续时将只检查台胞证的有效期,而不再对签注另作查验。
了解到,两岸运营定期航线以来,台湾地区居民往来大陆变得更加便捷,次数也日益频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台湾居民出入内地的重要空港口岸,6年来,每天往来沪台两地台湾居民逐渐增多,直航台湾地区航线航班也不断扩容,航班从最初的每天不到10架次增加至目前次左右,航线已覆盖整个台湾地区包括台北、高雄、台中在内的主要城市,出发时间从早上横跨晚上右,基本实现了全天候出发。
据上海机场边检站统计,上海口岸两机场接待往来两岸旅客,环比增长,随着这一新政的出台,预计往来旅客量将有更大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