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上海户口制度,出现真正松动。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一草案通过,反应本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原本户籍附带的专属福利将慢慢淡化,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但相较于公共资源配置优越的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三线以下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吸引力将更为弱化。此消彼长下,一线城市或将迎来流动人口涌入高峰。
对于、上海这样的都市而言,有太多外来人口在挥洒着汗水,为所在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无论成就如何,如未获得当地户籍,& 外地人&这个略带歧视性质的帽子就会一直跟随。
就职于上海某培训机构的杨亚,历经4年打拼,取得一定成绩。& 实际上,还是很难融入上海人这个圈子,工作、生活中处处小心,生怕因‘外地人’身份而被别人指责。&杨亚坦然,& 这应该是户籍差异带来的自卑感吧。&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特别是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动人口的趋势正进一步增强。
《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正是给这人一个与所在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的保障,征求意见稿明确列举了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且没有限制条件。另明确了积分落户规则。
事实上,早在本次草案出台之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地区已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将可以获得120分的加分,这意味着这类人才将可以享受包括子女教育在内的多项公共服务待遇。
& 按照现有规则,我享受基本的福利没有问题,不过拿到上海户口还是有些困难。但我会坚持下去,也期待户籍改革后,政策会进一步放宽。因为拿到上海户口,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同,也是单身买房重要凭据。&杨亚如是说。
安居客分析师介绍,目前外地户籍在上海购买住宅,必须满足缴纳一年以上社保、或提供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个税证明)且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也就是说,非沪籍未婚人士不具备买房资格,拥有上海户籍者则无此限制。
一方,是外地人认为给所在城市做出了贡献,理应享受同等福利。另一方,都市原住民满腹怨言,认为外来人口影响原住民社会福利的享受,甚至直接推高了房价,理应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