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上海市关于落户门槛 具体情况有哪些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上海户口申办31~45岁的非户籍人口取得上海户口的意愿最强烈,比例达66.92%;30岁以下的人群次之,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6.58%;而比例最低的龄组是45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愿意放弃家乡户籍与土地等利益而获得上海户口的比例为42.11%。 负责项目调研的上

  上海户口申办31~45岁的非户籍人口取得上海户口的意愿最强烈,比例达66.92%;30岁以下的人群次之,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6.58%;而比例最低的年龄组是45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愿意放弃家乡户籍与土地等利益而获得上海户口的比例为42.11%。



  负责项目调研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朱志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而非户籍人口子女就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朱志燕深入访谈的资料显示,决定上海非户籍人员产生落户意愿的诸多原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子女就学。虽然目前上海对于非户籍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已全面开放,随迁子女可进入公立小学就读,但与户籍人口相比,非户籍人口子女就学在现实中仍存在困难。



  而与其他年龄段的非户籍人口相比,31~45岁的非户籍人口,其子女基本都在适龄就学范围,因此,这部分人群取得上海户口的迫切性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为强烈。

  一个户口政府需要支付多少钱

  与户籍状态捆绑的市民待遇,如何在自由迁徙、财政困境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之间获得一个制度化的& 最优解&,一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治理的难题之一。从改革初期的& 暂住证&到近两年实施的& 积分制&,围绕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放宽进城居住限制、外来人口市民化,在过去30年城市化进程中进行了多次探索。



  在城市户籍改革权限下放、落户决定权在中央确定的分类原则下各自决策、公共服务成本主要由地方支付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实现有序转移中的落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力曾做过相关研究。根据本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在享受市民待遇上的差别及公共财政需要负担的市民待遇,量化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45个城市自由落户的财政成本。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租金等五项。



  根据度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开支,一个人在某地落户,政府需要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从3555元到34769元,两者相差近10倍。



  排名最高的是北京,一个户籍人口,北京市政府一年需要为其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为:下限22769元,上限34769元。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排名第二的是深圳,深圳市政府需要为一个户籍人口一年支付14300~16814元;上海紧随其后,为11940~23325元。此后是天津、杭州、苏州等城市,支付成本低于一万元的是排名第八位的哈尔滨,最低的是西宁,为3555元。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城市落户控制最严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也最高;落户门槛较低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排名也相对靠后。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