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给钱给房给户口到给职位,看各地人才政策大比拼
& & & &近年来,在国家& 创新创业&、& 互联网+&战略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地对双创和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空前加大,从中央到各省到各市、区,不同层面都出台了各类人才计划,通过实施诸如创业扶持、税收减免、房租补贴、项目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尖、新专业人才。甚至,近日有报道称有些地方给出政府机关职位,真可谓费尽心思。
仔细研究各地的人才政策,不难发现以下特点和规律。
1、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户口政策最引人
从给钱给房给户口到给职位,看各地人才政策大比拼
由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本身就有着全国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区位、经济、交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等资源优势,向来都是全国人才的聚集地。相对于资金、税收、房租等政策,关于户口的政策可能对人才更具吸引力。
比如上海的& 人才30条&政策就明确指出重点引进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五类人才,并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三个政策梯度上分别进行突破,形成梯度明晰、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再比如广州的& 人才绿卡制度&,对符合广州市引进人才
需求,每年在广州市创业或工作超过6个月的,非广州市户籍的境内居民,在广州市有合法住所,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申领人才绿卡。绿卡可享受的九大方面待遇主要包括:可以办理最长有效期在5年的居留证件、可以参加广州市的职称评定、可作为投资身份证明、可凭绿卡在市内任一银行开设账户、可以申领驾驶证、可以办理护照及港澳通行证等,其中子女教育、购房两项的政策颇为亮眼。
2、大多数省市全方位扶持
从给钱给房给户口到给职位,看各地人才政策大比拼
这是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大多数省市普遍采取的人才激励政策,主要围绕着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给予创业者最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等方面出台政策。
比如杭州市 & 人才若干意见22条&中规定: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培学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或租房)补贴,其中:硕士每人2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经科学合理评价后,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合理分配职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应不低于70%等等。
3、个别省市别出心裁出新招
从给钱给房给户口到给职位,看各地人才政策大比拼
不可否认的是,在各地都在大力招才引智的同时,区位优势不明显的省市很难有较大优势去吸引到国内外顶尖的人才、团队和高端项目,这就不得不逼着地方别出心裁制定与其他省市不一样的& 差异化&政策。
比如,最近江西省打算用高待遇来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11所名校毕业生去& 当官&。
为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引进优秀人才,选调全日制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更为重要的是,到县镇挂职锻炼两年后,表现优秀者,博士研究生可安排为副处级领导职务,硕士研究生可安排为正科级领导职务,本科生可安排为副科级领导职务,转正后的选调生还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2-8万元不等。
各地政府求贤若渴的心情固然可贵也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上面这种形式的人才提升,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最终效果如何,做的好不好,还要用事实说话。机会在那里,如何发挥就得看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