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大户将可解决北京户口

最新资讯
  • 2021-11-10
  • 浏览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大户将可解决北京户口 高新技术企业

晨报讯 (首席记者 姜葳) 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文化创意,这六大领域将是今年本市人才引进的重点支持产业。


据悉,有引才落户资质的企业将由之前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等,进一步扩大到对区域经济贡献大、吸纳本市就业人员多的企业和各区县确定的重点发展企业。


人才引进政策范围拓宽


市人力社保局昨天召开引进人才 专题会,划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六大领域作为今年人才引进工作重点支持产业。


据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本市人才引进落户的政策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逐步涵盖了高校、医院、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去年又将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企业、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人员创办的企业纳入办理范围。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人才引进试点效果良好,今年我们要将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把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大、吸收本市就业人员多的企业和各区县确定的重点发展企业纳入其中。”该负责人表示。


引进人才 将追踪评估


据了解,新的引进人才 信息管理系统将于下月1日正式启动,今年本市将以该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引进人才 跟踪评估机制,要求各单位对5年内引进人才 的使用、成长和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追踪评估。


通过对所引进人才 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汇总分析人才引进、使用和流动情况,为修订、完善评价机制和引进人才 工作体系提供依据。


今后,每年用人单位都要填报“已引进人才 追踪评估情况”,对于未按时上报追踪评估情况的,将暂时中止引进人才 资格权限。


同时,本市还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监督管理,如发现申请人或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材料,将永久取消申请人或申请单位的申报资格。


今年集中公布招聘信息


继去年本市面向全球高调引才之后,今年本市还将以政府集中发布的形式公布本市高端人才招聘信息,空缺岗位、紧缺岗位都会纳入北京市公开引进平台。春节前,市人力社保局已向各单位征集相关的需求信息。


据统计,自1999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以来,本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继引进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3.5万人。其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开展人才引进试点,已引进人才 741人,其中骨干技术人才516人。


■相关新闻


非应届生有望落户中关村


晨报讯 (记者 韩娜) 非应届毕业生到中关村企业工作的落户条件有望放宽,将有可能获得进京指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绝对高端”的高层次人才引进


昨天,在全国政协委员视察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时,海淀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杨志强透露,相关建议已上报有关部门,具体政策正在研究中。





杨志强在向全国委员做汇报时指出,目前核心区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请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帮助呼吁解决,其中之一就包括“降低人才成本,鼓励创新创业,结合企业需求,解决非应届毕业生的人才进京指标问题”。


杨志强说,进入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工作的人才中,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很多非应届毕业生。目前的政策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有进京指标,但对非应届毕业生是没有进京指标的。如果放宽非应届毕业生进京指标,将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目前,此项建议已经上报有关部门。


杨志强提请全国政协委员呼吁的问题,还包括争取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权下放至核心区、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力度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