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的父亲患有脑梗,儿子上班不在有保姆照顾,母亲是刚做了腰椎手术,不能行动。母亲想要另外租个有电梯的房子,而父亲死活不同意离开那个家,也不管妻子能不能活动,反过来说妻子不管他的死活。儿女们夹在中间,怎么调和都不是。二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各自坚持自己的意思,儿女们知道各自的难处和自私,但说什么也没有用。
老人如小孩,脾气性格如小孩,不同的是小孩子不看困难勇敢向上走,而老人经历了一辈子了,处处都是经验也处处都是困难,处处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
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因果关系,年纪大了矛盾之所以会越来越多,那说明年轻的时候两个人的认同点就很少很少,到年老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谁也不让谁,如果两个人性格当中比较自私的话,年老的时候会越发显得严重。
夫妻之间肯定是要互相忍让,互相爱慕的,如果没有这些必定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不是和仇恨。每天无聊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
我的婆婆公公就是这样,年纪大了经常吵架。原来公公一直让着婆婆,经常以喝酒来安慰自己,婆婆最看不惯公公喝酒,每次以这为导火索就吵开了。
说起来是因为喝酒其实公公看不惯婆婆已经一辈子了,是他一辈子在忍让婆婆。到老了老了就不再忍让了,孩子们都交代了什么事也没有了,自己认为该怎么活就怎么活了,所以就再不这样了,但是有的时候为了孩子们公公还是会顾全大局。
作为儿女,双方谁比较通达,儿女就可以先开导谁。开导是让人明事理,理解人的软弱。每个人都希望好,往往都是在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因为自己通常做不到,理所当然的要求身边最亲的人,也是在伤害最亲的人。
自己做不到,也理解他人的软弱,就不要要求对方。看见别人眼中有刺其实自己眼中有梁木。
作为儿女,劝是该劝,但不一定因为劝了他们就变了。如果这么容易能变的话,有这样的觉悟他们一辈子早把感情处理融洽了。
作为儿女也不能过多地说什么,最好的是离开他们。
有一突出问题是“人活着就不能闲着,闲着就会无事生非。亲儿子矛头就会对准老伴,大多情况下家庭的矛盾会对准非自己原生家庭成员,很多不满就会生出来。”
大多数是因为两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为儿女担待日常比较多了,年纪大了他们的体力不支,情绪也会不好。但是他们不会直接解决问题,而会通过其他方式发泄出来。所以儿女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能体会到他们的难处。正因为这样,儿女要离开父母,让父母清净,享晚年之乐,然后定期要回去看父母,那样,他们二人同心惦记的是儿女,盼望的是儿女回来看看他们,哪怕为儿女们做一顿饭,他们也是高兴的、带劲的。如果常常在一起,人就没这种幸福感了。更多的是疲惫和依赖,有疲惫,因为有好多事要做,也有各种离不开的理由,可人一旦习惯了某种模式,虽然不好,他也不愿意改变,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更不想改变。有的人经受了一辈子,心思意念会越来越强,而大多数人害怕有事情发生,总希望安逸,因为害怕受伤。
解老人晚年之困惑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人想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连他们自己都迷惑。江河日下,人活着越来越绝望,所以对什么事都看淡了,不再约束自己。
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中找一些事情做是比较好的,有兴趣愿意做也可以打发他们无聊的时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方说重了都不好。只要不是做人原则问题。随他们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大了就会懂得亲情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