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朋友们,最近上海那个落户政策又整出新动静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悄悄调了留学生落户名单,全球Top100大学榜单刷了一遍新漆。Top50里塞进19所高校,Top51到100添了32所,总共快200所学校能享受优惠。政策也实在:前50名的毕业生,跑到上海找个工作,户口立马敲定;51到100那批,干满半年就行,连社保钱都不用操心。上海这一手,不声不响就拉低了留学生门槛。
可让一帮家长炸锅的,是华威大学和布里斯托的晋级。以前G5光环罩着的小孩,家长挤破头托关系,砸钱读私校,十年花上五六百万。结果呢?回国拿着万把块月薪,发现落户待遇和华威、布里斯托没两样。布里斯托的中国学生占了六成,申请容易,条件符合三天就下offer;华威更省事,学费砍掉三分之一。比起冲G5那种千军万马抢独木桥的日子,这两所学校像走12车道的康庄大道,轻松太多了。
说到底,大学名字就是个虚名标签。华威的商科排全球前25,布里斯托的航空航天工程稳坐全英第二;巴黎那师范学校,数据说话就够了。可硬按小孩填进金融课堂,学了四年连生活费算不清,这不耽误人吗?认识个朋友,儿子挤进名校毕业,回头又去搞音乐编曲,一首歌卖百八十块,爹妈还在吭哧挣钱养着。朋友每次见面都叹气:悔在名校迷了眼,不如早点放手让孩子学点热乎专业。
留学这条路,家长眼里的星光大道,孩子脚下可能只是泥巴路。费用再高,光环再亮,不如省心干扎实活。想想华威布里斯托翻身的故事吧——大学榜单能刷,人生的价值可不能单靠榜单定高下。小地方看世界,别让那点标签困死了脚步。
本文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不包含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