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懒惰问题?具体原因可参考《缺乏主动性 懒惰滋生的温床》,孩子懒惰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包括了学习上没有欲望,出现厌学的情绪,还包括在生活中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和谐,不能与家人朋友融为一体,总之一句话,就是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事都没有兴趣。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就是网络游戏或者是小说世界,由于网络的普及,网游与小说已经成为让孩子们日渐沉迷虚拟世界的两大因素。家长们都非常苦恼,他们想把孩子从懒惰的深渊中拉出来,他们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懒惰怎么办?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家长不能及时纠正,那么家长就必须要担负起责任。对于孩子懒惰怎么办这个近年来越来越让家长头疼的话题,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几个方法。
第一,看到孩子懒惰时,家长要以鼓励的话语鼓励孩子积极的去做事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心理学上充分发挥孩子的活泼好动性,让孩子摆脱行为上的懒惰。除了言语上的鼓励,一些实质的行动也是必不可少。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孩子懒惰已经形成,家长要让孩子克服懒惰就必须给孩子设立一个目标,让孩子自己超越自己!当小孩在完成一件他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鼓励,同时配合言语上的鼓励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的战胜自我的乐趣,那么以后她就会主动克服懒惰,积极生活,家长也不用再为孩子懒惰怎么办而发愁了。镜头一:“宝宝快来吃饭,张嘴,用劲嚼,咽呀!”张奶奶跟在孙子后面,瞅准时机不时喂上一口饭。小孙子却东张西望地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又拿起小车子“嘟嘟”地开起来,嘴里含着一口饭怎么也不咽下去。
镜头二:“要迟到了!快点,豆豆快起来,来伸手穿毛衣!”虽然两个闹钟不停地响,今年刚上一年级的豆豆还是不愿起床,妈妈只好过来掀起被子,然后帮他穿衣服;而这时奶奶正依次把孙子要用的牙膏挤好、洗脸水倒好,饭盛好,而爸爸则负责背豆豆的 书包 、拿好帽子、手套等,就等着豆豆一吃好饭,立刻出发……
事事包办要不得
儿童学习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实践,所以家长要多提供一些动手机会。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有趣的动手练习
除了和孩子一起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比如孩子都喜欢出去玩,不妨准备一个纱网和一个本子,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 植物 时,收集一些标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动手制成昆虫标本、植物书签等。此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颜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会很喜欢。
把复杂动作分解开
把复杂的动作分解开可以使孩子很小就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帮着翻书,开始时家长掀起一页书,拿着孩子的手把这一页放下去,逐渐过渡到家长掀起一页书,孩子自己把这一页放下去,然后再过渡到孩子掀书,家长可用手指把一页书和其他页分开,留一点小缝隙,孩子把这页书翻过去,最后就是孩子自己翻书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洗脸、 刷牙 、穿鞋袜、吃饭等。
适时鼓鼓“劲”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的协助和鼓励很重要。帮助要适时适当,如果不给孩子提供帮助,失败得太多,会挫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帮助太多就成了包办。鼓励不必是物质鼓励,一个眼神,拍拍他,都有肯定的作用。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自己能做”、“你真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生活的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