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都,北京户口具有多大的价值呢?拥有了北京户口,能享受哪些福利待遇呢? 先不说那些福利待遇,只有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不便之时,你才更渴望拥有北京户口。子女高考、买房买车、看病报销……没有北京户口,就会遇到很多麻烦,相信过来人一定深有体会。
买房就能落户北京? 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城市如成都,买房落户的门槛是怎样的:
房屋面积≥90㎡+取得房屋所有权证+1年以上社保,在成都买房且满足上面的条件即可落户。如果你是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而且年龄要求在45周岁及以下,那么恭喜你,即使不买房也可以落户。 接下来重点来了,北京买房也能落户吗? 很遗憾地告诉不明真相的大大们,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作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特级大城市,北京落户政策当然不会如此宽松。 如果你原本就是京籍(包括单位集体户口,学校集体户口不算哦),那么将户口市内迁移到买的房子上是分分钟的事;非京籍可就没这么容易了,买房需要连续5年的社保或个税,而且只买房是不能把在老家的户口迁到北京的。也就是说,在北京买房和落户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也不要灰心,买房虽然不能落户,通过其他的合法合规的方法落户还是有可能的。
人才引进满足要求落户或办理工作居住证(图1)" style="max-width:100%!important;height:auto!important;" alt="北京人才引进满足要求落户或办理工作居住证(图1)" src="https://www.sh112.com/000/714.jpg" width="640" />
&
这里整理了下面几种北京目前的落户方式。
&北京户口政策:
1.新生儿落户 这个就不多说了,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北京户口的婴儿可申报登记出生户口。 2.因工作、居住等原因落户 工作、居住原因的几种情况可以办理北京户口。
(1)中央及国务院直属单位调工、调干在京入户。
(2)市属单位调工、调干在京入户。
(3)市民政局双退办批准离退休军人在京入户。
(4)随军家属在京落户。
(5)民政部复退司、国务院军转办、市民政局复退办、市军转办批准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在京入户。
(6)经国务院和市政府批准的外地在京设立的驻京办事处和联络处编制内人员申报常住户口。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今日表示,北京日前出台的《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聚焦人才最关心、需求最急迫、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提出相关改革措施。比如,在人才落户方面,修订人才引进政策标准,大力引进优秀投资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人才引进落户。谈绪祥还表示,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为本市产业发展急需或创新创业潜力较大的外籍投资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最高期限为5年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研究设立外国人才类《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另外,在人才发展方面,北京将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在市属上市公司、非上市科技型企业中试点开展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力争用2—3年时间在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人才密集地区开工建设至少10所左右优质中小学校;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大人才公租房筹集力度,由园区企业自持、统一配租,优先满足入园企业人才住房需求;未来五年在新城、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出10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满足多层次居住需求的租赁住房。
据了解,《实施方案》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从投资环境、贸易环境、生产经营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
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正式发布,不少人也都在关注这一消息,那么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条件是什么?
北京今天发布的《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凡符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并达到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专利发明者和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引进北京。
此次出台的措施是北京市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的引进、评价、激励、流动、培养、服务保障等重要环节进行的突破和创新。
国内人才引进“不拘一格”
遵循人才多样化发展规律,聚焦高精尖产业和北京市急需紧缺人才的业绩、能力和贡献,突破原有以学历学位或职称评价引进人才
的“一尺量”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引进渠道。
人才引进满足要求落户或办理工作居住证(图2)" style="max-width:100%!important;height:auto!important;" alt="北京人才引进满足要求落户或办理工作居住证(图2)" src="https://www.sh112.com/111/88.jpg" />
开通“绿色通道”,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高创计划”、“高聚工程”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突出“以才荐才”,在京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杰出人才,近3年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1.5亿元及以上的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为团队成员推荐申请人才引进。
注重成果评价,“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运用市场评价,人才引进政策向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倾斜。近3年投资高精尖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才,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企业的骨干人才,每年应税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都可申请办理引进。北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也可按规定和程序申请人才引进。
另外,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放行,解除后顾之忧,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
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引进人才
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加大创新团队和人才奖励力度
北京将着力实施对创新创业团队的激励奖励。近3年累计获得7000万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近3年累计获得1.5亿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北京市也将大幅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标准。建立与个人业绩贡献相衔接的奖励机制,业绩贡献突出的可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的奖励。设立建言献策奖励资金,鼓励社会各界对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被采纳应用或形成制度性成果的可根据贡献大小给予10万元至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京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优秀杰出海外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优先入选“海聚工程”,享受相应奖励资助和生活待遇。
北京将实现人才评价多元化。改变职称逐级晋升模式,在全市推广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优秀人才可直接申报工程技术或科学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在市属高校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市属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下放职称评审权,由创新主体自主评价使用人才。打破国籍、户籍、体制等制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结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增设创意设计、科学传播、人工智能、技术经纪等新业态的职称专业。
北京将建立科研人才在事业单位内外自由流动双向通道。北京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可利用本人及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采取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与企业项目合作、离岗创业等方式创新创业,获得相应报酬或成果转化收益;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可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奖励等的重要依据;离岗创业的,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待遇,情况特殊的可延长到5年。
北京设立“青年北京学者计划”,继2012年“北京学者”计划后,新设立“青年北京学者计划”,鼓励优秀青年人才积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入选人才可参照北京学者计划享受周期性的经费支持,持续不断加强首都优秀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人才服务保障得到提升
北京要加强知识成果保护转化,设立知识成果保护专业机构,为人才提供专利申请、授权、保护、维权援助等定制化服务;支持知识成果转化增值,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可用作创新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的报酬和奖励。
北京将强化人才发展保障。优化人才住房政策支持措施,租购并举,以人才公租房(人才公寓)和共有产权住房解决人才住房需求。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等区域配置优质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在京海内外人才子女入学服务。畅通优秀杰出人才就医“绿色通道”,为北京市引进的优秀杰出人才提供一定比例的商业医疗保险补贴支持。为优秀杰出人才提供配套的政府购买服务,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建立外籍人才办事综合服务大厅,构建国际化工作生活环境。
以上就是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最新的北京人才引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