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经能够独立了。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是会从饮食、运动、睡眠、情绪四个方面,来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激发生长潜能。 另外,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的话,我们已经可以利用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和干预了。但是目前的很多医疗机构,生长激素滥用的情况非常严重;而应该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如果使用不规范,也往往达不到好的疗效。 所以,认识生长激素的作用,掌握注射生长激素的方法,我认为是家长都需要学习的。 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女孩,11岁,因为个子一直偏矮,所以家里给她买了口服的增高药,连续吃了3年。我们给她拍了检测骨龄的X片之后发现,她的骨龄已经15岁了——女孩如果骨龄达到14岁,基本上就不会再长个儿了,所以她这辈子的终身高就是1.37米。 我讲这个痛心的案例,是要揭露一个社会乱象: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不长个儿,所以乱投医,胡乱给孩子买增高药。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特别焦虑,对孩子的身高过度关注,每天带着孩子满世界地去求医问药。这种情况,我把它称为“高迷心窍”。 过度地关注长高,给孩子滥用口服增高药,不仅不会让孩子长高,还可能导致很多无法挽回的后果。 关于口服增高药,大家通常有很多的误区。 首先,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如果你不改变他的生活习惯,不去找到他长个儿慢的根本原因,即使吃了增高药也没什么用,反而会耽误孩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 其次,现在口服增高药里往往会添加一些孩子并不需要的成分,引起孩子性早熟。可能刚开始服用的时候,孩子的长个儿速度会加快,父母会觉得很高兴,但是用不了多久,孩子的骨骺会提前闭合,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再也不长个儿了。过家家不只是孩子的游戏而已,其实它可以帮助孩子变成一个有创造力的思想者和好的学习者。让孩子们在恰当的玩具和玩耍中获得更多的想象力吧!孩子们的玩具太多了!商场里琳琅满目,到底玩什么样才真正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孩子成为有创造力的思想者和学习者呢?
激发想象力的玩具――
这里推荐的玩具远没有那么高科技,也没有那么昂贵和漂亮,但却能让孩子们在创造和想象中乐此不疲。
积木。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没有指令和界限的条件下,随心所欲地发明创造,而被广泛认为是完美的创造力学习玩具。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给受测家庭一套木制积木玩具,以及一些如何一起玩积木的建议,如按照大小或颜色进行分类。六个月之后,玩积木的孩子在语言发展测试中,比没有积木的那组孩子,分数要高出15%。积木除了帮孩子掌握堆叠的技巧,还为孩子发展数学、科学以及空间能力打下基础。
小型乐器。孩子们乐意尝试鼓、木琴、铃铛和沙球等乐器。看吧,那些按一个键就能发出音乐的玩具会让你的孩子成为不知疲倦地制造噪音的那一个。
扮家家行头。找一个箱子放在手边,里面装上衣服、旧布头,还有小配饰,如丝巾、披风、塑料宝剑、眼罩、帽子等。这样一来孩子们随时可以扮成一个新的角色。
陶土。留出一个工作空间,拿来擀泥用的玩具棍和一把钝的塑料刀。孩子们可以在压平、切割并打磨这些泥疙瘩的过程中不断变出新花样。
艺术用品。在家里放上蜡笔、马克笔、刻印用的垫子、纸张、颜料和胶棒,然后放上大张的报纸以防止把地板弄得乱七八糟。孩子们运用颜色和线条创造的生活就开始了。
工具箱。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或锯来锯去,他可能还喜欢医药箱,或是一个装满玩具食物的野餐篮子。
放大镜。它能让孩子们更近距离地看到每一样东西――从小虫子到他自己的手指甲。
塑料杯。选择不同的尺寸,这样一来孩子在洗澡时从一个杯向另一个杯中舀水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多和少的概念。
更有趣一些的聪明玩法――
搭积木、过家家并不是唯一的能释放孩子创造力的方式,你应该跳出自己的条条框框。
安排一个无人看管时间。每天留出至少4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即使这样可能会减少他别的活动的时间。这段时间让孩子说了算。孩子们自己玩时会变得更有想象力。
给平常的生活注入新意。让孩子帮你洗净一些空的牛奶箱。干了以后,问他是否愿意把它们堆成一个城堡。在瓶子中装入干的豆子,做成噪音机器。或者用旧袜子做成手偶。很快你的孩子就会开始提出他自己的创意玩法。
走出家门。不必到很远的地方来刺激你孩子的想象力。赤脚感受不同的平面---潮湿的草地、滚烫的人行道、干燥的沙地。篇一: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观后感600字
今天听了王金站老师主讲的《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我感触颇多,对我今后指导孩子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受其启发,如果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那就需要具有以下几点好习惯。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古语说,一心不可二用,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事就会事半功倍。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比如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不要摆弄笔书之类的,要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心无旁骛,不要拖拉,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习惯绝不是以扼杀孩子天性为代价的。
其次要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而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而习惯课前预习的孩子,总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没有预习过即将要学的内容,上课时打开课本,还不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要学什么,我们只能被动地听老师讲、被动地接受知识,若偶尔再开开小差,那么这节课听的效果就肯定很差了。
再次要培养孩子及时复习的习惯。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但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它是一个融会贯通、梳理整合、归纳总结的过程,在所学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引申、提炼、归纳、升华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另外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观是学习的“门户”,察是打开智慧的“天窗”。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的习惯,一定要向孩子强调后者,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客观事物,一定要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