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们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并在实际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爱国教育,从个人正心、修身、齐家做起,只有人与人关系融洽了,小家庭和谐了,自然社会就会和谐,在当下文化缺失、诚信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以为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道德就是为人的综合素质,有好素质的人才会有真正幸福的生活,有道德心的社会才会和谐,谁不想生活中一片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中?
中华传统文化主流学派有:儒家、道家、释家三大学派,但其思想精髓却是互补相通的。笔者也是初学传统文化,并且才疏学浅,只是从这三家学派做个初步的解读,使我们初学者由浅及深,因为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各派经典著作也是很多。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以孔子思想主导,在《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教育人们通过修身养德而成为圣贤的一门学问。“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在每个人从内心修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推行政道,将它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创造和谐社会的指导性原则。但两者都是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做事的根本。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陆守仁、王阳明等等。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以致《乐经》从此失传了,到东汉时代又加上《论语》、《孝经》,在唐朝时又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在宋时加《孟子》,现在流传于世主就是十二经。
其中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后世深读的人也比较多,影响力更大。
道家文化
道家的思想流派形成比较早,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在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至上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上的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家核心思想是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黄帝、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祖冲之、吕洞宾、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杜甫、李白、王羲之、陶渊明、等等。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书法、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释家文化
释家文化也就是佛教文化,佛祖释迦牟尼创建这个佛教一直传承到今天,它的核心就是“佛”,也就是指经过修行觉悟了的人,称为“觉者”就是“开悟”。提倡“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增进和谐、造福社会"为宗旨。释迦牟尼传法49年,虽然没有亲自留下文字,但其弟子根据记忆回忆整理了大量经典著作,加上后来历代各宗各派高僧参空悟道也留下了不少名篇。
真正的佛学核心思想就是:与人为善,普度众生,就是修习心性。教化人们不要作恶,也不要修善,因为世界根本没有绝对的善恶。人要超脱出尘世的羁绊,让心在浩瀚宇宙中自由穿梭,就要超脱出善恶分别心。
佛教主要是传承宇宙平衡循环规律(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从宇宙时空的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不平衡的;但从宇宙时空整体来说,宇宙是平衡的。宇宙不是在某一个局部内平衡,而是在整体范围内平衡。这个规律,体现了佛学的因果循环规律。
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至真至善之纯净境界,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可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却只是拼命追求财富和享受,甚至有些人平时尽做伤天害理的事,可是遇到灾难时就进庙烧香拜佛,甚至有些贪官不择手段坑害百姓钱财,豪奇公共利益,一旦风吹草动也跑到庙里私拜佛,佛会保佑这种人吗?其实拜佛就是:在佛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改邪归正而已。
”学习识习之“,就是学以致用
当我刚接触传统文化时,不知从哪里不学起,有的人甚至还会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觉得这是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是理解不了的,当我们手里拿着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时,觉得很难理解,但是现在白话文本也有出版,只要怀着尊敬之心,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蕴藏的含义却是深刻的。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也会为自己所认可和运用。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并不只是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博大精深,涵盖着:为人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如今西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但中华传统文化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笔者在初学习传统文化之时,理解还不够透彻,但我始终相信人,为人处世之法深藏其中;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深藏其中。我们祖先传承的精神宝典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的。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的发展中,依旧有着一些明珠在中华大地上闪闪发光,他们无一不彰显着中华人民的智慧,到了如今他们就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比如有:书法、木板水印、彩陶、唐装、剪纸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而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其中最具特色的京剧脸谱吧!
京剧脸谱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它也是一门最综合的艺术,可以说是一个艺术的大杂烩,其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形式,如美术、音乐、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样式也比较多,你看连画眉毛的勾画就有许多种,比如云纹眉、火焰眉、凤尾没、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勾画名称与方法。
脸谱的颜色所代表的角色所象征得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红色代表赤胆忠心,紫色代表智勇刚义,黄色代表骁勇善战,黑色代表忠心正直,白色代表阴险奸诈,粉色代表老年枭雄。
脸谱的颜色与血统也是有关联的,比如张飞与他儿子张苞,尉迟敬德和他儿子尉迟宝林等父子角色的脸谱是相同的。跟名字也有关系,比如张顺,就因为外号叫“浪里白条”因此脸谱是白色的。
京剧脸谱这门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它现如今的地位“世界艺术上的一朵奇葩
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个小孩在玩耍……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试试!你看了准会说很好看,因为这是以前传下来的吗!
剪纸旗幡我也做过,(是照自己的方式做的)我先拿来一条1分米的棍子,再拿来一张纸,吧之间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自己看一下该剪多大)最后再把纸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试试吧!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
中华瑰宝戏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企业愿景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由www. .com整理]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经典文章欣赏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