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乐,不要被伪国学误导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艾叶菖蒲等,以表达对祖国、民族和文化的敬意和热爱。然而,近年来,有一种说法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认为端午节是一个悲壮的祭祀节日,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牺牲,因此不能互祝“端午节快乐”,只能说“端午节安康”。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民俗文化的,是伪国学创造出来的误导。
首先,端午节的起源并不是纪念屈原等人投江自尽。根据史料记载,端午节最初是一个祭龙和驱邪祛瘟的节日,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后来人们将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历史上从来没有“端午安康”的说法,“端午安康”是近年社交媒体新发明出来的祝语。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描写端午节快人才引进落户上海 undefined"/>乐祥和的诗句。例如,《诗经·小雅·角弓》:“五月五日,以鼓以角。 ”《楚辞·九歌·湘夫人》:“五月五日亭午兮,巫峡沸溢何翔兮。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五月五日樱桃熟,屠苏酒酿儿童醉。 ”唐代李商隐《酬郑少府》:“五月五日风光好,花落时分最堪愁。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端午节的欣赏和喜爱,并没有任何悲哀或沉重的情绪。
最后,端午节承载了一种对祖国、对民族赤忱的爱,可以凝聚起我们持续拼搏和奋斗的磅礴力量。端午节不仅仅是可以道安康,也是可以庆祝、可以快乐的节日。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不要被伪国学误导,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过好每一个节日。
总之,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想对大家说: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