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杭州明年制定人才目录,出台产业平台支持政策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随着人才带来的产业繁荣,拱墅区承办了杭州人才大会-中德生物经济大会的重要内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哈特穆特·米歇尔等众多国际知名人士纷纷前来参会。

11月13日,来自英国的保罗·谢迪(Paul Sheedy)在参加“杭州海外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不到24小时后,与拱墅区签署合作协议,将其unifi.id项目在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园(拱墅园)落地。

一天之内,竞争对手将被改造成从杭州引进的人才。拱墅区创造的人才引进速度惊人。事实上,拱墅区已将人才引进的探索延伸到比赛前期,积极对接22支队伍。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参赛队伍保持着沟通,与其中5支队伍达成了登陆意向。

拱墅区党委组织部表示:“拱墅正处在新的产业结构“确立”的关键年份,人才的引进必须走在行业前列。所以,当人才引入这个字符串时,我们总是非常紧密。”

从实验室研究到病房探访病人别墅,引进人才 系列产品,构建大健康产业闭环

拱墅在建设新兴产业时,高度重视上下游和全链条的产业结构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在生物医学领域,不仅要有上游研发、中游产业落地,还要有下游用户场景。

杭州明年制定人才目录,出台产业平台支持政策(图1)

&

如何打造闭环产业?

自起,拱墅区在生物健康和生物医学领域逐步引进人才 。现在,在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园(拱墅园),香园路171号,四分之一的企业成员都在从事生物健康的研发。

在华东地区地区的德国和拱墅区卫生组织总部位于拱墅公园之后,中国已经挖到了这座富饶的人才矿,其中20多个行业领先的人才,与中德生物医学工业园、威尔萧联合医疗中心等项目合作,中德新型生物基材料研发中心、中德新型生物基材料应用研发中心、德国ktq国际华东认证培训中心等相继落户拱墅。

随着人才带来的产业繁荣,拱墅区承办了杭州人才大会-中德生物经济大会的重要内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哈特穆特·米歇尔等众多国际知名人士纷纷前来参会。

会上,中德卫尔肖联合病理研究所正式开业,新华国际医院项目正式签约,从研发到医疗领域的深入合作,由拱墅引进的人才在生物健康领域正式由上游向下游转移,带动了拱墅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

中德韦尔绍联合病理研究所由德中卫生组织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共同建设。是按照德国夏洛特医院韦尔绍病理研究所标准建设的医疗诊断中心。

新华国际医院是德中卫生组织、德国一级综合医院和新华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拱墅区合资建设的医院。

“三年前,我带着项目来到杭州,在拱墅区落地。这三年,拱墅区政府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现在,当我回家的时候,我经常邀请我的朋友到拱墅创业。很多朋友都跟着我去了拱墅。”拱墅婚后,德中卫生组织主席弗雷德·迪特尔成为拱墅与德国人才的“媒人”。今年,他被授予“杭州全球人才引进顾问”。

明年的人才引进将更加“集中”

制定人才关键需求目录

发布人才产业平台专项扶持政策

今年,拱墅已经组织了五批“运河人才”计划,评审了80多个人才项目,其中74%是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项目。

同时,拱墅举办的人才活动也越来越聚焦于行业。这位负责人说,以前的活动越大越好。现在,活动越精确。比如最近举办的“科技创新助推医药发展产业研讨会”只有100多人参加,但都是医药行业的人才,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最合适的人才,特别准确高效。

为了吸引人才,拱墅区先后推出了“20个民营经济”、“大树计划”、“小巨人计划”、“日出计划2.0”、“618人才新政”、“10项国外创新”、“运河人才贵宾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成立“运河创业创新学院”,为辖区内高水平人才和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

明年,拱墅区将继续围绕产业链布局,制定人才重点需求目录,出台产业平台人才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和平台。人才培训基金也将向人才倾斜,并将针对大树、小巨人等企业推出先进的研发人才培训项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