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上海市应届生居住证办理全攻略 教你如何办理居住证!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上海市应届生居住证办理全攻略 应届生上海市居住证全攻略 话说本不想办这劳什子,一,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留在这里,书是读了四,但对这个城市没什么感情;二,觉得如果以后不在这个城市,交的那些钱又不能全转走,乱做贡献了(网上看了有关评论,说最后走了

上海市应届生居住证办理全攻略



应届生上海市居住证全攻略

话说本不想办这劳什子,一,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留在这里,书是读了四年,但对这个城市没什么感情;二,觉得如果以后不在这个城市,交的那些钱又不能全转走,乱做贡献了(网上看了有关评论,说最后走了社会那部分是不随着转走的。谁知有一天QQ消息里突然看到一则新闻,说上海保险金里外地员工可以随账号转走了,看来政策是一直在变的啊);三,手续太麻烦,我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公司(注册资金在100W以上)(汗一个),这也是主要原因,我又不想去麻烦谁。可是,最终结果,我在12月10号左右,开始了办理居住证的征程。那是舅舅舅妈,他们是新上海人,爸妈年轻时来这里工作,他们出生在上海,上学,居住,工作。舅妈一直在问我这个问题,跟她说过很多次我想的,她说我想的太简单,没有长远目光。最后老舅知道了,直说我& 还不适合在上海生活&,让在这里生活四年的我,心里特无奈。老舅马上给我找了个可以办的公司,是朋友的朋友,哎,感叹一下GUANXI啊!

这就是我的开始,我想,家人这么关心这个事,我再不积极,就太不应该了。马上积极配合,开始上网认真了解整个流程,弄懂一个个所需材料和证件,还有程序。第一次独立跟这个社会打交道,第一次正式的& 求人&。期间感慨多多,先不说了,开始说说整个流程吧。

一、所需材料

1. 三方协议

2. 人事专员介绍信,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 居住证申请表(盖单位公章)

4. 进沪就业通知单

5. 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 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7. 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8. 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需详细住址首页和本人信息页)

9. 本市住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借住在亲友家的提供户主的房产证或者户口本、书面同意入住证明以及户主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寄宿证明;)

10. 一年期及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二、程序(因为现在规定个人不能申办,只能单位去申请)

1. 单位网上注册

2. 人事专员去单位注册地所在区或县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需带文件:人事专员身份证,介绍信,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代码证磁卡

3. 单位审核完后,网上为个人注册,由单位为个人填写申请表格。(记好所产生的个人账号和密码),后单位为个人进行网上信息审核,最后点击& 审核&按钮。

& 具体程序:(需要公司的组织机构代码及注册的密码,登陆21世纪人才网,具体方法是:在21世纪人才网左边一栏& 网上办事&里,有个& 境内人员《上海市居住证》审批&,点进去,输入& 单位代码&和& 密码&,选& 单位&,进入公司页面后,你会看到公司所有申请过居住证的人的列表。点右边的& 申请境内人员居住证&,将必填的信息填进去就行(注意:你所填的信息最好和& 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申领表&的信息一致),填完之后在你会看到自己填的信息也出现在之前说过的列表里,注意,这还没有完,在你自己那栏会有个& 审核&,点一下,他会问你是否确认要审核,审核后你的信息就不能修改了,你确认一下,审核步骤就完成了。这一步如果顺利的话半小时就搞定!)

4. 审核完毕,单位将相关申报材料(就是所需材料里那些)递交至受理点。

5. 后受理点会通知时间地点,个人持有效身份证明前去拍照,领取办理通知书。

6. 办理成功后,需在本单位进行公示。

三、重点材料

三方协议:就是刚毕业时学校发的四联单,学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高校就业中心各一张,丢了可以再往学校要的。我的那个时候找不到了,打电话问学校就业办老师说来拿,本以为还要25块钱呢(网上查的),却是免费的。如果没的话,就去学校拿了去公司盖章,上面填第一页,但是章要盖四页;如果你当时有,就让公司四页都盖了,接下来把四页都拿着让学校看看,学校就会屁颠屁颠的给你盖章,同时会把学校那联给抽走。有的人已经换过工作了,假如在第二家要办的话,他是这样说的:由于我换了工作,要拿着原来公司开的离职证明(人事知道怎么写的,写完记得盖章),到本校就业指导中心交25块钱,重新领一张& 三方协议&。把& 三方协议&拿给新公司的人事填完,送到本校就业指导中心,他们会抽掉一张。

1. 居住证申请表:在21世纪人才网上有下载的地方(https://www.21cnhr.gov.cn/),共6张,这个本是单位帮你填的,但是很多地方自己填比较省人事的事。第二张要盖公司章,第三张是个人的信息,上面填个人基本信息;中间是在沪居住信息(房主姓名,联系方式,房屋产证编号,房主身份证号码);下面填公司基本信息。第四张要填个人工作经历,还有公司代码,劳动合同信息,收入,公司投资额,缴税额等详细信息,这些只有单位人事知道了。第五张上面应届生没什么填的,第六张是单位信息登记表,所有单位的信息都会问到。

2. 进沪就业通知单:这个和三方协议绑定在一起的,学校要三方协议是说明它当年的就业率有多少。当你去学校盖三方协议的章时,要跟学校要一个进沪就业通知单申请表,上面要填个人及公司信息(身份证,公司代码,公司当年的信息登记号),还要贴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拿着三方协议的高校就业中心那联及通知单申请表,去上海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延安西路900号& 021-62403626& 上午9:00-17:00&& 2号线江苏路站下),我看到网上有人通知单弄丢了,这是他说的:毕业的时候学校会发给你一个《关于同意接收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通知单》(俗称& 通知单&),我毕业的时候,把通知单交给当时公司的人事,现在想办居住证了,就回去找以前的人事,她说弄丢了。那么就得让他开一个遗失证明(记得盖章),然后将遗失证明,离职证明,还有你的三方协议,都交到&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他们会给你重新打一个& 通知单&,但你得在三个工作日以后才能去某人才服务中心提交居住证所需的材料。

3. 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办的时候我老爸还没帮我把户口本拿回来,那天我说过要办后老爸立马就去乡里帮我拿到户口本,快递第三天就到了。户口簿就是我们毕业时学校派出所会给我们开一个迁回原籍的证明,那时是要在8月13日前迁回去的。我把那张单子寄回去了,老爸当时帮我在乡派出所给我办的。我的户口本是单独一个的,所以不用要户主(老爸)的那页了。其实首页就是有具体地址的那页,上面有户主姓名,户号,住址,户别的。

4. 住所证明:我问过就业办老师,办居住证的人多不多,老师说多,很多,但是最后成功的不多,问他为什么,他说住所证明开不出来的很多。看来这个材料是很大的一个拦路虎,因为租房居住的须提供由房地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这是规定里说的一个材料,现实中你租的不是小小的不正规的随便的人的房子,要和房东签合同的,还要有房屋租赁的备案,光是这些,哪个房东愿意去做备案呢,谁愿意去交税呢。哎,我住在小姨那儿,所以这个就不用担心了,但是仍然有很多麻烦事,需要小写的同意入住说明书(网上有格式的),让小姨写了三次才好,然后去居委要寄宿证明,第一天是一个叫李主任的居委主任,说明来意后他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住进去的,是租的还是借住的,而且问了我好多次,他是怕我其实是租的吧。然后看了下小姨的户口本,这一看麻烦了,因为小姨的户口现在还不在那所房子里,虽然房产证上是她的名字,但是户口还没迁到房子上。这样,李姓主任就要我去拿房产证复印件给他看。可是,小姨的房产证是姨姥爷,即小姨爸妈拿着的,老人一听我要拿他们房产证,立马紧张的不得了,我告诉他们只要复印一下就好了,复印好马上还给他们,老人迟疑了好久,本来还说要跟我一起去复印店(老人对房子是很宝贝很谨慎的啊)。第二天,总算有了复印件,居委那儿成了另一个女居委主任,女人思维真的会比较小气,她一定要去派出所验下我的身份证,小派出所又没人,一定要等她找到派出所查好我的身份证后才行,而且,还说我应该在住进小姨那儿第一时间来居委登记信息,让我哭笑不得,这些还要主动上报啊,谁没事干做这个啊。把我急的都快哭了,因为那个时候就已经12月22日了,离31日没几天了啊。还好,我没当面跟她急,就是软磨硬泡,我这功力还不是太好,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说了一句,那我今天先开给你,身份证我稍后查。相信我,看到她手中扬起那个盖着红章的半页纸,我两眼是放光的,像以前我看到一件特别特别喜欢的漫画书一样。

也知道了,原来寄宿证明是居委都有的一个文件,不用自己写好拿去盖章的。同时,居委会把你居住在小区的信息登记下来。小心以后干了坏事,你在这里留下过信息啊。

5. 合同:要是一年期以上的,首次办理时劳动合同离截止日期应还有6个月以上有效期。另外,打分时会有合同的事,你在公司的职位是什么,公司给你的是多少钱的工资。即:受聘于企业一般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这项是15分。

这些基本上是我所想到的会有困难的地方了,我是在2009年12月31日那天办好的,是公司人事办的当然。因为我姥爷不愿意我快递给公司他的房产证,一定要公司人事什么时候去办的时候我亲自拿去给他们,而且年底公司都很忙的,帮我办的那个负责人说不能等过完年吗,他不知道,应届生不需要学历验证(说是80大洋)还有去甲级医院办理健康证明(要等几天能拿到),说不定还要什么个税证明。因为是让别人帮我办的,挂靠的,所以特别麻烦,期间我不知给公司负责人打了多少电话。去领进沪就业通知单的时候,因为给的是2010年的信息登记号,所以需要让人家帮我查查2009年的,可那时候人家正在开会,没办法走开,我就在那儿等了快两个小时,最后在17:08分时终于给我发过来了,高校就业中心那儿下班了已经,只有等第二天再去跑一次。期间还专门和那个负责人找地方碰头交付资料,还送过市内快递,把应该需要的材料和下一步怎么走一遍一遍的写邮件告诉人家。12月31日,阳光很好,可是风很大,我需要马上把房产证亲自去拿回来,公司在浦东张江还远的地方,坐到2号线尽头,又换了辆车,到了人家那里,等人事办事回来,我在公司外边干净漂亮的马路上,小绿地上一遍遍来回走,耳朵里听着music radio的的节目,最后一天,DJ都很会煽情。人事是很友好的姑娘,帮我说路线,告诉我一个月左右有消息会通知我去拍照,一点儿都没有嫌弃这个靠关系的一次次麻烦她的我,提前给她的100元路费也原封还给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搭上2009年最后一批末班车,拿到证。我可以算上海市审理的最后一个居住证申请人吧。期间,为寄宿证明焦急时,为老人他们不愿意拿出产证两难时,为公司年末会不会抽空帮忙办理而忧心忡忡时,我都告诉自己,既然开始办了,既然一定要办,那就不逸余力,求人也好,说好话也罢,我都不会放弃。但我也不想有这样的局面:老人还怕我办证以后会跟小姨抢房子而担心,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老人是我的姨姥爷姨姥,他们待我很亲,可是就是这样,还是让我写了份声明,声明我不会占小姨一分一厘的房子。那时候,我很伤心。

办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个办证的经历写出来,把每一步怎么办的好好写出来,给大家多些参考,不过现在是单位办理了,如果有这个福气,就太好啦!现在想来,舅妈他们说的对,能争取的利益就去拿到,我想的是,既然能得到,就去拿回来,有总比没有好。就算我明天离开上海,我还可以在这里告诉你居住证怎么办理不是。

下面把一些规定给奉上:

受理部门:上海市人事业务受理中心  受理地点:高安路21号2楼受理大厅  受理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9:00—下午17:00&&& ***:64378292& 我没去过这里,但是打过好多次电话咨询。

境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用人单位注册登记须知

一、申领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应由用人单位在21世纪人才网(www.21cnhr.gov.cn)上进行单位网上注册,注册完成后,单位人事专员凭单位介绍信、身份证、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法人证书等)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原件(附复印件)及代码证磁卡等,至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社团或民办非企业登记所在地的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点,进行单位注册审核。

  二、用人单位条件

  1、用人单位的注册资本(实到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知识型服务企业、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首创企业(需出具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可不受上述注册资本的限制;

  2、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企业非法人单位(分公司)其上级法人的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3、外省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在沪设立的办事机构等派出机构,不属受理范围(含人才派遣机构派遣的人员);本市用人单位招聘的,以项目、办事处、代表处等各种形式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不属受理范围。

    三、企业非法人单位(分公司)进行单位注册确认时须另提交:

  1、上级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2、上级法人的自主招聘授权书;

  3、用人单位上年度在沪缴纳营业税税单原件;

  4、用人单位上年度其他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

  

用人单位首次申办境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基本流程

1、用人单位网上注册;(www.21cnhr.gov.cn)

  2、用人单位人事专员凭本人身份证、介绍信,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代码证磁卡等至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

  3、单位审核完毕后,用人单位登陆上网,为个人进行网上注册;并由单位为个人填写申请表格;(注册时将取得个人账号和密码,供今后个人续签居住证和网上查询使用)

  4、单位为个人进行网上信息审核,并点击& 审核&按钮,单位需为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5、审核完毕后,单位将相关申报材料递交至受理点;

  6、如材料齐全,受理点将受理相关材料,并将通过信函、电话或短信等形式通知单位或个人审批结果,单位也可以通过上网登陆,了解审批进度和结果。

  7、根据受理点通知的时间和地址,个人持有效身份证明前往拍照,并领取《办理<上海市居住证>通知书》正联和副联;

  8、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单位至指定地点领取居住证。

  9、经审核通过后,需在本单位内公示办理《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名单;有特殊情况不能公示的,应报市或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备案。

国内人才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审核试行办法

&&& 第一条(依据)



&&& 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引进人才 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制订本试行办法。



&&& 第二条(适用范围)



&&& 凡按规定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国内人员,试行按要素计分审核。



&&& 第三条(用人单位)



&&& 本试行办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信誉良好,具有用人自主权,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企业、事业、社团、民办非企业机构,以及住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及外省市在沪单位。



&&& 第四条(评价计分体系)



&&& 本试行办法的评价计分体系由一般分和附加分两大部分、共14项要素组成,满分为120分。

&&& 一般分部分由基本分、专业能力分、导向分三小部分、共10项要素组成,满分为120分。

&&& 附加分由4项要素组成,满分为30分。

&&& 申领《居住证》者的得分,为两大部分、14项要素得分的累计分值;累计分值如超过120分,计为120分。



&&& 第五条(一般分)



&&& 一般分部分由基本分、专业能力分和导向分三小部分组成。



&&& 一、基本分部分满分为55分,由年龄、受教育程度、受聘情况、亲属关系、住房情况等5项要素组成。

&&& (一)年龄

&&& 年龄项最高分为10分。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35周岁以下&&&&&&&&&&&&&&&&&&&&&&&& 10分

&&& 2、36??50周岁&&&&&&&&&&&&&&&&&&&&&&& 5分

&&& 3、51周岁以上&&&&&&&&&&&&&&&&&&&&&&&&& 0分

&&& (二)受教育程度

&&& 受教育程度项最高分为25分,只计最高学历(学位);硕士、博士要求同时取得学历和学位。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博士&&&&&&&&&&&&&&&&&&&&&&&&&&&&&& 25分

&&& 2、硕士&&&&&&&&&&&&&&&&&&&&&&&&&&&&&& 23分

&&& 3、学士&&&&&&&&&&&&&&&&&&&&&&&&&&&&&& 21分

&&& 4、大学本科&&&&&&&&&&&&&&&&&&&&&&&&&& 20分

&&& 5、大专(高职)&&&&&&&&&&&&&&&&&&&&&& 10分

&&& 6、高中(含职校、技校、中专)及以下&&&&& 0分

&&& (三)受聘情况

&&& 受聘情况项最高分为10分,根据受聘于本市用人单位的情况计分。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以项目、任务等方式聘用&&&&&&&&&&&& 10分

&&& 2、聘用(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及以上&& 10分

&&& 3、聘用(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一年&&&&&&& 5分

&&& 4、未受聘&&&&&&&&&&&&&&&&&&&&&&&&&&&&& 0分

&&& (四)亲属关系

&&& 亲属关系项最高分为5分。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父母、配偶中有一人为本市户籍&&&&&&& 5分

&&&&&& 或配偶已取得3年及以上有效期《居住证》

&&&&&& 或配偶要素累计分(不含本项分值)达到3年及以上有效期《居住证》标准分

&&& 2、其它&&&&&&&&&&&&&&&&&&&&&&&&&&&&&&& 0分

&&& (五)住房情况

&&& 住房情况项最高分为5分,& 在本市有产权住房&是指本人为产权人或共有产权人。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在本市有产权住房&&&&&&&&&&&&&&&&&&& 5分

&&& 2、其它&&&&&&&&&&&&&&&&&&&&&&&&&&&&&&& 0分



&&& 二、专业能力分

&&& 专业能力分部分满分为35分,由专业能力和专业培训等2项要素组成。

&&& & 特殊才能&的人才,专业能力的计分标准另行制定。

&&& (一)专业能力

&&& 专业能力项最高分为30分,同时符合两个及以上标准只计最高分值。& 获得执业(职业)资格&根据不同的执业(职业)资格,给予5?15分。& 拥有发明专利&是指由申请人发明创造的专利,经同行专家认定后根据专利水平给予5?10分。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两院院士&&&&&&&&&&&&&&&&&&&&&&&&&& 30分

&&& 2、博士生导师&&&&&&&&&&&&&&&&&&&&&&&& 25分

&&&&&& 或获得国家级奖励

&&& 3、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0分

&&&&&&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局级以上职务

&&&&&& 或受聘于企业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10000元及以上

&&& 4、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8分

&&&&&&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处级以上职务

&&&&&& 或受聘于企业中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

&&&&&& 或获得省部级奖励

&&& 5、获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5分

&&&&&&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科级以上职务

&&&&&& 或受聘于企业一般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

&&& 6、获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分

&&&&&&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一般职务

&&&&&& 或受聘于企业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

&&& 7、获得执业(职业)资格&&&&&&&&&&& 5?15分

&&& 8、拥有发明专利&&&&&&&&&&&&&&&&&&& 5?10分

&&& 9、其它&&&&&&&&&&&&&&&&&&&&&&&&&&&&&&& 0分

&&& (二)专业培训

&&& 专业培训项最高分为5分。对于国家、本市和境外的专业培训证书,经认定给予1?5分。有多种证书分值可累计,但总分不超过5分。各类开展专业培训、发放专业培训证书的合法机构,可向市人事局申报专业培训证书认定,经认定后纳入本评价计分体系并予以公布。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取得经认定的专业培训证书&&&&&&&& 1?5分

&&& 2、未取得经认定的专业培训证书&&&&&&&&& 0分



&&& 三、导向分

&&& 导向分部分满分为30分,由专业类别导向、产业(行业)导向、地区导向等3项要素组成。

&&& (一)专业类别导向

&&& 专业类别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根据年度人才开发目录划分紧缺、需要、控制。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紧缺&&&&&&&&&&&&&&&&&&&&&&&&&&&&&& 10分

&&& 2、需要&&&&&&&&&&&&&&&&&&&&&&&&&&&&&&& 5分

&&& 3、控制&&&&&&&&&&&&&&&&&&&&&&&&&&&&&&& 0分

&&& (二)产业(行业)导向

&&& 产业(行业)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 高新技术、软件、集成电路行业&指经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上述行业的企业引进相关的人才;& 本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根据年度人才开发目录确定。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高新技术、软件、集成电路行业&&&&&& 10分

&&& 2、本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市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 10分

&&& 3、其它&&&&&&&&&&&&&&&&&&&&&&&&&&&&&&& 0分

&&& (三)地区导向

&&& 地区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重点发展地区根据年度人才开发目录确定,要求居住地、工作地同时在重点发展地区。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重点发展地区&&&&&&&&&&&&&&&&&&&&&& 10分

&&& 2、一般地区&&&&&&&&&&&&&&&&&&&&&&&&&&& 0分



&&& 第六条(附加分)



&&& 附加分部分最高分为30分,包括同行专家推荐附加分、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以及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经核定给予的附加分等4项要素,4项要素的得分可累计,但最高不超过30分。

&&& (一)同行专家、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附加分

&&& 同行专家、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如有多名专家和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时推荐只计最高分。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请,经市人事局备案同意后具备推荐本行业& 特殊才能&人才的资格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两院院士推荐&&&&&&&&&&&&&&&&&&&&&& 20分

&&& 2、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推荐&&&&& 15分

&&& 3、博士生导师推荐&&&&&&&&&&&&&&&&&&&& 15分

&&& 4、其它&&&&&&&&&&&&&&&&&&&&&&&&&&&&&& 0分

&&& (二)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

&&& 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在沪投资额可累计;如创办多个企业及机构,缴税额可累计,聘用本市员工人数可累计。

&&&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 1、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20分

&&&&&&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100万元及以上

&&&&&&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100人及以上

&&& 2、投资额在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15分

&&&&&&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50万元及以上

&&&&&&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50人及以上

&&& 3、投资额在3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10分

&&&&&&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30万元及以上

&&&&&&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30人及以上

&&&&&& 或在本市投资创办民办非企业机构

&&& 4、投资额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5分

&&&&&&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10万元及以上

&&&&&&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10人及以上

&&& 5、其它&&&&&&&&&&&&&&&&&&&&&&&&&&&&&&& 0分

&&& (三)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

&&& 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最高分为10分,经历应当连续,不得累计;有多次经历只计最高分。

&&& 本项具体计分办法如下:

&&& 1、有一年及以上境外工作或留学经历&&&& 10分

&&& 2、有三个月及以上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5分

&&& 3、其它&&&&&&&&&&&&&&&&&&&&&&&&&&&&&&& 0分

&&& (四)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经核定给予的附加分

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给予的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是指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相应规定,经市人事局核定后可给予5?20分。

&&& 本项具体计分办法如下:

&&& 1、法规有相应规定&&&&&&&&&&&&&&&&& 5?20分

&&& 2、其它&&&&&&&&&&&&&&&&&&&&&&&&&&&&&&& 0分



&&& 第七条(标准分)



&&& 一、暂未被本市用人单位聘用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要素累计分值在50分及以上者,可办理有效期为6个月的《居住证》。

&&& 二、已被本市用人单位聘用或在本市投资创业的人员,可按要素累计分值分别办理1年、3年、5年有效期的《居住证》:

&&& 1、分值在90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任选办理三种有效期的《居住证》;

&&& 2、分值在89分以下、70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选择办理3年及以下有效期的《居住证》;

&&& 3、分值在69分以下、60分及以上者,可办理1年有效期的《居住证》。



&&& 第八条(本办法的调整)



&&& 市人事局根据人才引进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确定、调整并公布申领6个月、1年、3年和5年有效期《居住证》的条件和标准分。



&&& 第九条(附则)



&&& 本试行办法自2002年6月15日起实行。

下面,更多居住证的知识,继续奉上:

上海居住证与上海户口的不同

1. 四金的不同



居住证对大学生最大的用处就是缴纳& 四金&,这也是上海市宣传居住证的一大卖点。所谓& 四金&其实是& 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虽然有了居住证,单位和个人就能缴纳这& 四金&;但在今后享受& 四金&上,与有上海户口的毕业生有所不同。



1.1. 养老保险



目前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只对有上海户口的职工有效,从外地来沪工作但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员,目前不能享受上海市的社会保险。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到本市社会保险机构或委托承办单位为你办养老保险的投保事项;但社会保险账户只有一个,且又随户口,所以如果你一直没有上海户口,将来要在上海领取养老保险可能有困难。



1.2. 失业保险



根据国家《失业保险金申领办法》第二十一条& 对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与本人户籍不

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其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提供由两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协商,明确具体办法。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这显然是一个扯皮的条款。真出了问题,肯定是两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无法取得一致的,而等& 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时候,如果还没找到工作的话,恐怕已经流落上海火车站了。所以,将来万一在上海失业,享受失业保险金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而事实上,在上海市的一个网站上看到的解释是,& 办理《居住证》后可以办理‘四金’中除失业保险以外的‘三金’,具体办理可向各区县社保中心社保部门咨询&。显然,从这个解释理解,也就是说压根儿没有失业保险。



1.3. 医疗保险



这个没查到相关信息。不过我的了解时,在上海做博士后都可以(也只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的,这个是可以确定。



1.4. 住房公积金



可能有很多同学是选择到正规的大公司就业,但不排除还有一部分人会到小企业工作。那么,你就要小心了。有些企业不是很规范,或者说很不规范,能省钱就省钱,尤其是在这"四金"方面。居住证的规定说,居住证的持有者是可以交四金的。注意是"可以",而不是必须的条款。因为居住证持有者是不受上海市劳动保障系统保障的。也就是说,你享有进入保障系统的权利,但保障系统不承担必须保障你的义务。



因此,这在公司方面是有选择权的。公司可以选择不给你交住房公积金,且这是合法行为。甚至是不给你交前述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当然,这属于非法行为。



1.5. 离开上海时,四金的处理



居住证持有者在户籍所在地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不转移。离开本市时,本市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基本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可在持有者离开本市时转移至户籍所在地。而持有者在户籍所在地没有建立帐户的,将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持有人。这还算有点儿人性。



2. 居住证的有效期限



居住证的期限有一年,三年,五年。



而在前段时间出台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200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应届毕业生申请的居住证期限为一年。



那么,这就有了下一个区别。



3. 居住证到期的申请



户口是没有期限的,而居住证一年就到期了。即使将来不是一年期的,规定也是& 一般不得超过聘用或劳动合同有效期&。而到期就要重新申请。那么,就要重新拍照,填表,交费。每次都是这样,这一点和北京暂住证没啥区别了。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



4. 居住证的费用



居住证的工本费是50元。第一次对应届毕业生有优惠,半价,呵呵。而且各种验证都是在学校办,不用花钱。如此想来,做学生就是好啊。



但第一年过了以后,除了50元工本费之外:二级医院的体检费用,大概是140;学历验证,80元一次;如果是双学位,费用double;像什么四六***书啊,计算机证书啊...如果都要验证的话,都是统一价格,80元一次。



自己计算一下吧......



5. 居住证和户口的关系



居住证和户口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200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只是说申请了居住证后,仍然可以申请户口。但从没有居住证可以转成户口的说法。至少目前是这样。



当然政策或许有变。一切皆有可能嘛。



不过可以想想,在入沪政策明松暗紧的情况下,让精明的上海人绞尽脑汁,憋了这么久才把户籍政策想出来的情况下,可能把那么多居住证持有者转成户口吗?两个字,扯淡!



6. 用居住证无法在上海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



这是有明确规定的,去公安部的网站上查查就知道了。



办理护照请到户籍所在地办理。个人港澳通行证同理。



7. 用居住证无法在上海办理婚姻登记



这在《婚姻法》里明确规定了,&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且要出具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



当然,如果你的新郎或新娘有上海户口,那好说了。但至少也要把你的户口本拿到上海来。



8. 子女入托及入学问题



《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中提到,& 《居住证》的持有人可以在《居住证》有效期限内,为其子女申请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安排就读。&



这前半句是说持有人能干什么,但后半句是说,你能不能干的了,还得我说了算。这是《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中各项条文的最大& 特色&,也是最让人ft的地方。规定中提及的很多待遇,用的都是& 可&、& 可以&、& 应&、& 应予&这类建议性的词语,而没有一条是& 必须&这样的强制性表达。而且,还要去参照所谓的相应主管部门的& 乌龟的屁股&。



因此,各项待遇能否落实,一要看聘用单位给你愿不愿意办,二要看具体的行政管理部门想不想给你办。



就子女入托入学的问题而言,& 具体办理可向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咨询&。从网上查到的

实际情况看,各区县存在差异,而& 交纳赞助费&和& 不能以上海生源身份参加高考、中

考&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条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还早。祝愿我们在需要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都已经小有成就,可以轻松在体制内灵活搞定了。



9. 结论



对于年轻人而言,因居住证和户籍的差异而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



如果的你的收入足够达到一定数额的话,因居住证和户籍的差异而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这两点显然是废话。四金本来就是为了将来而非眼前利益做保障的。子女入学入托的问题,对于广大应届毕业生而言,恐怕也是若干年后才提上日程的。如果咱足够有钱话,什么狗屁的居住证、户口,什么上海、北京,即使香港、纽约,也同样能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



办理居住证显然只能是无奈之举。不过别无选择的话,坦然接受也无妨。随着居住证持有者的范围扩大,待遇也许会真的和户口一样一样。但什么时候能实现,咱们这代人能不能赶的上,就不敢定论了。



也许,哪次人大会议一开,啪叽,户口就取消了,也不一定的,呵呵...



开埠以来才渐渐兴旺的上海,



改革开放后迅速繁荣的上海,



历史与文化底蕴欠缺的上海,



商品化意识及其发达的上海,



也许,



她更适合成为你我成功道路上的乐土,



而不是你我情感寄托并为之奋斗的家园。



也许,只是也许......



10. 后记



这是所谓& 伪sm&成立后第一次发文,不管如何,选择在这个校内交流平台上发文,还是希望首先让自己学校的同胞有所受益吧。



劫波渡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都能再次握手,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呢。



眼瞅着就毕业了,能做的越来越少了,只有祝福***,祝福母校了。



无论是已经走了的,将要离开的,还是继续留下的......



上海四金和税的算法



1. 四金的缴费基数的定义:



一般四金基数就是当月的工资,不过如果工资很高(比如超过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基数就到顶了。而如果工资特别低的话(比如低于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数也有封底。



上海市2004年的情况为例,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如果你的月工资超过1847×3=5541元。则四金基数是5541元;如果你的月工资低于1847*60%=1108.2元。则四金基数是1108.2元。要是工资在1108.2元到5541元之间,那基数就是你的工资。



2. 四金缴费的比例:



四金缴费比例: 个人缴纳部分 公司缴纳部分

养老保险金= 基数×8% + 基数×22%(好像最近才改成这个比例了)

医疗保险金= 基数×2% + 基数×12%

失业保险金= 基数×1% + 基数×2%

住房公积金= 基数×7% + 基数×7%



其中个人出的部分是左边的部分,即基数的8%+2%+1%+7%=18%,其余右边的部分由公司出,其总数为基数的22%+12%+2%+7%=43%。也就是说扣除四金后的工资为:X=工人工资-基数×18%,(下面要以扣除四金后的工资X计算所得税)。而单位付出的总资金为:Y=工人工资+基数×43%。



3.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需要缴税的金额X = 工资 - 四金基数*18% -1000(上海缴税起点)

1-500元,扣税比率为5%;

500-2000元,扣税比率为10%;

2000-5000元,扣率比率为15%

5000-20000元,扣率比率为20%

注意,是分段扣税的,就是说如果X = 4000,那么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500*5% + 15

00*10% + 2000*15% = 475



4. 奖金的计算方法:



奖金计入当月工资,累加后按方法3扣税。年终双薪也同样。



从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传持有上海人才类居住证,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那既然可以享受上海高等市民待遇,那市政府为何不直接给那些& 人才&以户口呢,

而是只给居住证。通过下面的比较,你就不难看出上海市政府的良苦有心了。



持有上海市人才类居住证,用工单位就得为那些外地人来沪的& 人才&交纳四金,可以享

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听起来确实非常诱人。四金主要保括养老,医保,失业,公积金(还有工伤,生育由于比例较小,且个人不交费,这里不累述)



第一项,养老,这个问题是最让上海市政府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上海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以前的历史问题,这部分老人中有很多人自已都没有交纳过养老金,那这部分人这么办呢?现在在职职工养老金交纳,单位承担22%(计入社会统筹),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帐户),这样的记帐方式,对本地人而言,是无可厚非的,而对居住证持有者来说,就苦了,因为你退休后,不可能持有上海市才类居住证,就算由于特殊原因持有,按现有的规定,也不可以在上海办理退休,按居住证制度,你只能转回原户口所在地,而转回部分只是你个人交纳部分8%,单位为你所交纳大块部分22%,只能留上海,作为上海的社会统筹,光这一项,就能算出,外地人为上海市政府作了多少贡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算出你的转回原籍,又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了多少负担(因为你没有为自已的家乡作出多少贡献,却要回来养老)。



第二项,第二项,医保,单位承担12,个人交纳2%,同样方法,单位交纳的12%计入社会统筹,而只有2%计入个人帐户,这项呢,在上海工作期间还算是实际有用的,但事实上,你这个期间生病的概率应该较小。而在你退休后待到体弱多病时,你唯一的选择是,你的医保也只能转回原籍,同样,你也只能转出你自已交纳的2%,单位为你交纳的12%,也就只能为上海作贡献啦,同样,你又要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一份负担。



第三项,失业保险单位交纳2%,个人承担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证制度,你基本是不能享受的,交了也白交(因为如果你失业,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证,而在上海的人才类居住证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没有居住证,你就不可能享有失业待遇。



第四项,公积金,单位与个人各交7%,且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只要你想在上海买房就可以100%的享受,这一项是唯一对外地人有实际意义的待遇。不过本项不是强制性的,因为现在的法律没有强制单位一定要为你交公积金,单位有权选择是否给你交,这项待遇得看你的就业运气了。



尾语:现在的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就业比例都快近3:2,每5个就业者就有两个外地人,那么外地人还有一项为上海所作的最大一个贡献,就是税收,也就在上海每年的税收中有近40%是外地人所创造,也使得上海越来越繁华。看完这些,你应该不难想像出上海市府的良苦有心了吧,一句话& 你的付出上海是需要的,你的负担还是推回你老家去&这就是居住证比户口的好处,这也是上海市府热推居住证的原因,并且推广范围已经加大至民工,因为民工相对于人才,是一个更大的群体,更有利可图,这也是为什么市府规定民工要办居住证,前题必许是你已经交纳过综合合保险的原因。(本来居住证只是一个居住证明,根本就没有必要与交保险挂勾的)

上海市应届生居住证办理全攻略 教你如何办理居住证!(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