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已实施积分落户制度,积分满120分可落户上海。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积分落户制度细则,包括具体的加分、扣分标准,适用对象等。
上海积分落户相关消息
上海积分落户制度:适用对象
在上海市工作、居住,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并参加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的境内来沪人员,适用本办法。
上海积分落户制度:基础指标及分值
基础指标包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上海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等指标。
(一)年龄
年龄指标最高分值30分。本项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持证人年龄在56-60周岁,积5分;年龄每减少1岁,积分增加2分。
(二)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指标最高分值110分,持证人按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取得的被国家认可的国内外学历学位,可获得积分。本项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1.持证人取得大专(高职)学历,积50分。
2.持证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积60分。
3.持证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积90分。
4.持证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积100分。
5.持证人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积110分。
(三)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
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指标最高分值140分,持证人在上海市工作期间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可获得积分。本项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1.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积15分。
2.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积30分。
3.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积60分。
4.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积100分。
5.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积140分。
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注册的,注册后给予加分。
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目录、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四)在上海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
持证人在上海市工作并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规定按月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每满1年积3分。
持证人因未正常缴纳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费而补缴的、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单位与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单位不一致的,不作为计算在上海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的依据。
落户上海积分制度:加分指标及分值
加分指标包括紧缺急需专业、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远郊重点区域、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表彰奖励、配偶为上海市户籍人员等指标。
(一)紧缺急需专业
持证人所学专业属于上海市紧缺急需专业目录且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的,积30分。
上海市紧缺急需专业目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后向社会公布。
(二)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
持证人在上海市投资创办的企业,按照个人的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3年平均每年纳税额在1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或平均每年聘用上海市户籍人员在10人及以上,每纳税10万元人民币或每聘用上海市户籍人员10人积10分,最高100分。具体可以查看https://www.shanghaijuzhuanhu.com/
(三)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
持证人在上海市工作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指标最高分值100分。本项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1.持证人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以及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80%低于1倍的,积25分。
2.持证人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以及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1倍低于2倍的,积50分。
3.持证人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以及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的,积100分。
持证人因未正常缴纳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费而补缴的、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缴费基数不能合理对应的、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单位与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单位不一致的,不作为本项的积分依据。#
(四)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
持证人在上海市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就业,每满1年积4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
(五)远郊重点区域
持证人在上海市重点发展的远郊区域工作并居住,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20分。
(六)全日制应届毕业生
持证人为全日制应届高校大学毕业生,积10分。
(七)表彰奖励
持证人在上海市工作期间获得的表彰奖励可积分,最高分值110分。本项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1.持证人获得上海市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专项性表彰奖励,积30分。
2.持证人获得上海市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综合性表彰奖励,积60分。
3.持证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奖励,积110分。
上海市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政府表彰奖励项目目录,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表彰奖励目录执行。
(八)配偶为上海市户籍人员
持证人配偶为上海市户籍人员,结婚每满1年积4分,最高分值40分。
上海积分落户制度:减分指标及分值
减分指标包括提供虚假材料、行政拘留记录和一般刑事犯罪记录等指标。
(一)申请积分时提供虚假材料
持证人3年内有提供身份、学历、就业、职称职业资格、婚姻、表彰奖励等方面虚假材料的,每次扣减150分。
(二)行政拘留记录
持证人5年内有行政拘留记录的,每条扣减50分。
(三)一般刑事犯罪记录
持证人5年内有一般刑事犯罪记录的,每条扣减150分。
第九条(一票否决指标)
持证人有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记录或严重刑事犯罪记录的,取消申请积分资格。夫妻投靠办理上海户口的条件和上海夫妻投靠户口迁移流程及配偶投靠上海户口方入户需要准备的材料解读。今天上海居住证转户口代办网更新外地户口投靠上海户口方的办事秘籍和准备事项!
上海市夫妻投靠落户的文件准备流程:&
上海市夫妻投靠的条件:
1, 必须结婚满10年(咨询上海户口一方派出所)
2, 有上海的落户地(比如自有房子的房产证或者上海户口一方的房产证)
3, 办理过上海市的居住证(也可以是原来的暂住证)一年以上,曾经办理过的一年以上的 已经失效的,也可以被派出所接纳&
夫妻配偶投靠办理上海户口的流程及落户材料不明白之处还可以请教上海居住证转户口代办网老师。
夫妻投靠落户上海建议的文件准备流程:
在结婚还未到10年的前4个月中,一些文件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外地户口一方,有些文件可以趁休假办理掉
1, 去上海市户籍一方的派出所的& 户籍窗口&说明情况,索取& 窗口服务告知单&和& 申 报常住户口申请表&,里面有详细的要求夫妻双方准备的资料以及如何填写申请表
2, 双方身份证和户口簿
3, 双方要提供结婚证和结婚登记档案:上海市是在双方登记结婚的地方的档案馆去调档, 因为婚姻登记处会把这些材料转给当地的档案馆进行保存。
4, 女方是外地户口,须提供&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手册,上海户口的男方才能到街道开具 计生委的证明文件
5, 提供双方所在地街道的计生委开具的& 婚育状况证明&(证明你的家庭情况和子女情况, 以及婚姻状况),需要街道和街道的上级单位都要盖章。办理的时候街道会告知你。
6, 外地户口一方户籍所在地的& 就业失业登记证&
7, 外地户口一方的上海市的& 居住证&,须满一年
8, 外地户口一方原籍的& 养老保险手册&和当地社保中心出具的& 养老保险缴费情况证明&, 为养老保险的转移做准备
9, 如有子女且已落户上海,须提供,& 出生证&和幼儿园的就读证明文件,& 预防接种证&
10, 外地户口一方当地派出所开具的& 户籍证明&
11, 若上海户口一方如果原为外地户口迁入上海的,须提供当初入户的原始迁移文件, 去当初接收户口的上海的派出所办理
12, 准备齐了以上材料,填写& 申报常住户口申请表&
13, 带上所有材料,并备好复印件,去上海市户籍一方的派出所的户籍窗口,让办事人 员预审核,可以提前去,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有什么证明文件没有办齐,办事人员会告知你,你可以及时补办
14, 等结婚10年期满,去上海市户籍一方的派出所递交资料,一般没有特殊问题,2 个月内可以开出准迁证,持准迁证在40日之内回外地原籍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可以委托外地家人代办。后面的无须赘述。& 以上信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下上海居住证转户口代办网https://www.shanghaijuzhuanhu.com/
声明:& 由于各地政策和各个派出所的要求可能不一,所以以上流程仅供参考。以上海市户籍当地派出所的要求为准。
上海夫妻投靠落户上海户口新政策办理流程以及户口迁入条件由上海居住证转户口代办网更新发布。,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若干规定
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市局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执行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现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执行意见,#
一、关于子女投靠
(一)原由本市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人员(以下简称& 支内、知青人员&)现户口已回沪落户的其子女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回沪落户,
1.本市支内、知青人员本人未生育子女其户口回沪落户前已经依法收养的子女长期随养父(母)在本市共同生活、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未育、无子女、在外省市未就业的可以在养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2.本市支内、知青人员生育的子女因病、因伤或因身体重度残疾而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父母照顾与父母长期共同生活且未婚、未育、无子女、在外省市未就业的可以在其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二)本市支内、知青人员无子女回沪落户的可以照顾一名未婚、未育、无子女、在外省市未就业、且实际生活基础长期在本市的亲生子女或符合前述规定的满16周岁不超过25周岁的一名孙辈在申请人本人拥有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投靠人如系未成人的应当依法委托一名本市常住户口人员代为监护。
(三)外省市人员与本市常住户口居民(在本市户口登记满5)生育的未成子女按下列规定办理,
1.父母生育的唯一子女系非婚生该子女取得独生子女证或其父(母)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2.本市一方因死亡、判刑被注销本市常住户口的其与外省市人员生育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出生后一直在本市生活的可以在本市(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如(外)祖父母死亡或不同意落户的可在本人、亲属或愿意接受其落户人员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四)父(母)迁沪落户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未成继子(女)其父(母)拥有抚养权满5且其随继父(母)在沪共同生活居住满5的可以随迁。
〓、关于夫妻投靠具体细节可以参考https://www.shanghaijuzhuanhu.com/shhk/1954.html
(一)本市支内、知青人员及其生育的子女与本市常住户口居民(在本市户口登记满5)婚姻登记满5的可以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
(二)与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少数民族、华侨人员(在本市户口登记满7)婚姻登记满7的可以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
(三)外省市人员与本市常住户口人员结婚后本市一方死亡的其与本市一方生育的子女已有本市户籍外省市人员未再婚、实际生活基础在本市、外省市无子女的;或外省市有子女但均已成其具有本市户籍的子女尚未成的可参照& 沪府〔2009〕70号&夫妻投靠第(一)项规定在本市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
三、关于老人投靠
【市支内、知青或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以下统称& 外迁人员&)及其配偶按国家法定龄退休或者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老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回沪落户,
(一)夫妻双方均为本市外迁人员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1.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在其生育的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
2.无子女的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在其父母、兄弟姐妹户口所在地或本人、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3.外省市无子女其在本市的子女因应征入伍、出国(境)、死亡(失踪)或判刑等原因被注销本市户口的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在其父母、兄弟姐妹户口所在地或本人、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二)夫妻一方为本市外迁人员其外省市配偶婚姻登记满10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1.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在其生育的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
2.无子女的夫妻一方为本市支内、知青的且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可以在其父母、兄弟姐妹户口所在地或本人、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在其本人拥有的本市合法住所处落户。其外省市配偶可以随迁或待本市支内、知青回沪落户后再申请;
3.本市支内、知青已死亡的其外省市配偶未再婚可以在他们生育的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
4.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原有本市户口的人员死亡的其外省市配偶未再婚外省市无子女的可以在他们生育的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
(三)本市外迁人员属单身老人其未生育、未领养过子女的可在其父母、兄弟姐妹户口所在地或本人、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四、其他
(一)& 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是指原来有本市户籍的人员后经由本市动员分配去外地支援外地建设的支内、支边、上山下乡知青。
这些人员在申报本市户口过程中虽然不能提供证明文件证明其系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的但其子女已经以支内、支边、知青子女身份回沪的则其本人可以视为& 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
(二)& 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是指原来有本市户籍的人员但不包括本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科研单位学生集体户口中央各部、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工作户口的人员。
(三)& 外省市未就业&是指外省市户籍人员在户籍所在地从未就业或与户籍所在地的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满5的状况。
(四)& 合法住所&是指具有上海市房地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租用公有卓凭证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房屋凭证的房屋。
(五)符合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申请人应当征得本市被投靠人同意后方可办理落户手续。申请人有多个可投靠地址的原则上应当在本人的经常居住的合法住所处落户。因家庭矛盾或其他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其户口不能落户的由申请人书面申请并经属地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和相关部门证实的可以在申请人本人、亲属在本市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六)符合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申请人其户口被批准回沪落户时除本规定& 一、关于子女投靠(四)&的情形外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成子女可以随迁。
(七)本规定的夫妻投靠政策只适用于外省市配偶是农业户口人员或非农业户口的无业人员或按国家法定龄退休、或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人员。但申请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得投靠。
(八)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不适用于本市集体户口人员。
(九)停止执行家庭户& 不因投靠落户使家庭人均卓面积低于市政府规定的卓困难标准&的规定。
(十)本规定执行中一旦发现申报户口过程中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行为的本市公安机关将依据公安部关于对弄虚作假非法落户被注销户口人员在原迁出地恢复户口的有关问题的批复和本市相关规定对弄虚作假落户人员的户口一律予以注销退回原户口迁出地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对参与弄虚作假、使用虚假材料申报户口的人员将依照本市诚信制度规定将相关人员的诚信情况纳入本市建立的个人诚信登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