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到底有多可怕?为何密度仅一立方厘米就能重达20亿吨!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拥有着数不尽的天体,有些天体非常可怕,比如说中子星
中子星可以说是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体了,他和白矮星、黑洞一样,都是恒星在死亡之后形成的产物,而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是由不同质量的恒星形成。
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发现,一般质量大于太阳0.5倍到小于太阳8倍的恒星,会形成白矮星,而在太阳质量8倍-30倍以下则会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众所周知,恒星之所以能够持续的发光发热其原理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一般来说中低质量恒星只能够聚变到碳元素,便无法继续聚变释放能量从而走向死亡。
而大质量恒星则有所不同,由于质量更大,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会更高,它能够聚变到铁元素。当它进入到铁元素时,核心才会无法聚变再释放能量,从而内部的引力平衡被打破。核心开始向中心探索,最终整个恒星瓦解发生超新星爆发。
在爆发之后如果这颗恒星的核心超过钱德勒极限,或者在奥本默极限,那么引力就会继续挤压原子,使电子都压进了原子核之中,同质子结合形成了中子。也就是所有物质都变成了中子形态,中子简并压支撑住了中子星,它们紧紧的挤在一起,就会形成可怕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半径的非常小,一般大约只有数十公里,不过他的质量却大到不可思议,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4-3.2倍,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就能够达到9千万到20亿吨之间,是水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如果说我们把地球压缩成这种状态,那么地球的直径将只有22米左右。
其实中子星不仅质量和密度如此巨大,他的引力也极为的恐怖,其表面的逃逸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50,这意味着光进入到他的表面后,都会以弯曲的抛物线形成才能挣脱他的引力。如果你可以在中子星的表面发射火箭,那么这必须要达到15万千米每秒的速度,才能摆脱他的引力。
假如中子星进入到地球附近,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当中子星靠近我们地球时,由于温度非常之高,其表面温度可达1000万度以上,一旦靠近地球首先便是液态水的蒸发,同时地球的一切会陷入火海之中,地表就如同炼狱一般,任何生命在如此高温下都会瞬间死亡。
同时受中子星的引力影响,大气层也会在短时间内被剥离殆尽。而地球的内部将会因为强大的引力扰动下,引发超级火山喷发和地震,地壳都会被引力撕碎。
而随着中子星的继续靠近,地球将被彻底撕裂成碎片,然后分崩离析落入中子星的表面。可以想象中子星是多么的可怕。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古蜀文明传说故事 通过文物遗址一窥真相(谜团重重)
- [科学探索]三体中最厉害的文明:质子文明,可控制宇宙形状
- [科学探索]一道数学题难倒13亿人 阴题王事件具体情况揭秘
- [科学探索]世界七大数学难题,解开一道题奖励一百万美金
- [科学探索]大师的眼睛欺骗你了吗?视觉艺术的神奇
- [科学探索]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科学解释 一天是一年的缩影
- [科学探索]快速简便!30种大脑训练方法,有趣又挑战闭上眼睛吃饭
- [科学探索]人快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人快死的时候15个征兆
- [科学探索]“海洋霸王”虎鲸连大白鲨都不怕 为什么独对人类迷之友好
- [科学探索]“菠菜心脏”与人体组织的结合 如何用菠菜叶脉来代替?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