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还没回来,中国月球科研站又来了!相比之下美国落后不少
导语
嫦娥六号已经飞走大半个月了,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它传回的数据以及带回的月壤样本,于是有部分人表示不理解:“美国人上次去的登月器都能将回家的宇航员带回去,而你们的呢?”
可能这就是由于美国的探月先天条件好,尤其是当时的技术水平要要比中国先进许多。
随着发射技术日益进步,中国的探月任务也是逐渐变的困难起来,从嫦娥一号开始,我国已经先后将嫦娥探测器送上了四次月球着陆任务,这证明在月球探索方面,我国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了。
也打下基础为我国载人登月和建造月球科研站。
近年来,我国探月工程的任务也不断升级,不仅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任务会逐一实现,同时中央也将国际合作的月球科研站放到了未来的航天计划当中。
什么是月球科研站又是为了什么?
相较于此,美国探月计划显得有些落后,作为全球航天领域第一强国的美国,究竟有什么地方落后呢?
我国未来的月球计划。
我国的探月计划有三阶段,首先是绕月探测阶段,这个阶段是从嫦娥一号开始,主要的任务是研究绕月飞行对于航天器有没有影响,最大的难点就是飞行器要能做到进入月球轨道并且实现环绕月球探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研究月球的表面特征和地质构造。
第二个阶段是月面着陆探测阶段,这个阶段和我国现阶段进行的最相符,即着陆月球表面进行检测,最大难点就是着陆过程和探测舱的方法,这其中就包括着归属于我国的嫦娥探测器。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载人登月阶段,也就是我国将人类送上月球,实现载人登月的这一阶段也正是我国的当前阶段正在进行的阶段内容。
尤其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嫦娥六号的探月任务,只不过嫦娥六号的任务和嫦娥五号的任务不同,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是没有人顶着的,所以嫦娥五号的任务就是安全着陆并且将带回来的月壤样本带回到地球。
而嫦娥六号将会是人顶着的,所以它的任务除了嫦娥五号任务外,它还要将回到地球的嫦娥五号带回来并返回地球。
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到了2030年,我国的月球探测会逐渐进入到一种瓶颈状态,即我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完成后,中央也会将我国的探月任务做一个总结和综合分析,为此会将月球科研站放入到我国航天工程的这一大阶段。
这一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但是这同时也是我国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也就是2023年。
2023年的国际空间站即将完成,尤其我国的空间站也将建好,我国将利用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最后几次任务共同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
国际月球的科研站将是未来人类活动的空间站,它将成为人类从事月球科研和开发月球资源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随着我国和其他国际合作探月技术的不断改善和进步,人类就有望像驻留在国际空间站一样在月球科研站上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
月球科研站建设。
月球科研站是什么呢?
它和我国的空间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以这样想,国际空间站是为了方便人类在太空中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也是一个科研实验室,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是在轨道中进行环绕的,而月球科研站则不是,它是建造在月球上面的基地,为此可以更好的从事月球科研并研究月球上的资源利用问题。
我国将利用国际空间站为契机,国际合作在月球表面建造月球科研站,这也为我国第三阶段的月球探索提供基础。
月球科研站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一个是天文观测方面,月球背面没有来自地球的人为光害直射,所以利用月球观测可以说是更适合于人类从事一些天文观测的研究,同时在这一方面将极大的加强人类对于宇宙星体的了解。
第二个就是原子核和宇宙射线探测方面,月球的环境中没有大气层和风,所以可以较好的观察宇宙射线的方面,进行宇宙射线的探测。
第三个就是地质勘探方面,地质勘探是很有利用对于我们的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地震等发现上将会更准确一些。
由此可见,在月球建造月球科研站将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等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月球科研站的建造方案中,中央将月球科研站的建造分为了选址、方案选择和实施三个阶段,其中研究选择方案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选址工作将在2025年左右启动。
国际月球科研站选址方案是采用“月壶尊”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在月球南极地区建造三个基本单元,一个是供电站,一个是生活居住模块,一个是实验模块。
所以在月球南极地区的选址地点必须保持有永久的黑暗和光照影响的地方,同时也要便于进行地月运输、综合保障等系统的建设。
国际空间合作。
我国航天近年来非常的快速,在国际上也独领风骚,不仅有俄罗斯和阿联酋等国家加入我国的合作列表中。
同时我国也将和其他国家进行更深更广泛的合作,这在火星和金星探索的计划中就能看的出来,但是在深空探索方面,我国还不具备条件独自完成,所以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我国的探月计划向国际开放征集合作伙伴的同时,美国的计划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的登月任务的计划被迫取消,美国的NASA也许是看到我国的优势,学习我国的国际合作的方式。
美国的将重心转向月球科研站建造,同时他们的合作国家也主要以西欧国家为主,不同于我国的合作方向,美国的合作也是为了借鉴我国的经验。
在航天领域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国际合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的航天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大,不仅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集成,同时我国也是保持着开放的态度,所以会吸引更多国家的加入。
结语
作为最早进入太空的国家,美国在此方面的实力十分雄厚,但是如今在我国的追赶下,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似乎并不能再向前发展,相较于我国的航天技术和发展方向,美国这个曾经的航天强国,正越来越落后。
而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是因为我国航天的成功,同时也因为我国航天有一种开放的合作理念,这种国际合作的模式,应该是很多国家需要向我国学习的地方,同时我国的航天也更好的促进世界航天行业的发展。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