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个轮回?天文学家:千万亿年后,宇宙或将再来一次大爆炸
以人类现在的知识,可以很轻松地解答人类如何诞生的,以及体内的元素从哪里来。
比如人类体内最多的元素是碳氧氢,它们源于宇宙中恒星爆炸的遗留物,和不同的物质结合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一种最后则进化成了人类。
但组成恒星的物质哪里来呢?
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假如宇宙是孤立的,那么无论其中的物质发生变化,不管变成了尘埃恒星或是黑洞,它的总质量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现在宇宙中的星系也好恒星也罢,在形成之前都以另一种物质形态存在,它们那时又是什么?
经过138亿的历程后,宇宙还会无止境地膨胀下去吗?
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的起源有无数的猜想,从爆炸论到粒子论,甚至到神话论,通过观测和计算,目前被主流科学家接受度最广的是大爆炸起源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本来是个奇点,在138亿年前突然发生了爆炸,漫长的演变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和时空。
这个奇点不适用于人类目前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因为在这里不存在时间和空间,它只有质量但几乎没有体积,所以它的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也无限大。
爆炸的瞬间产生了时间和空间,在不可想象的能量中,质量转化成了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在10的负33次方秒内,宇宙膨胀的速度经历了100次加倍,空间大小是先前的 10 30倍。
大约在30万年后
宇宙逐渐冷却到3000摄氏度,在化学结合的作用下,一些中性原子开始形成,我们熟悉的天体正是从这时开始孕育,最先诞生的是氢,氢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两个氢原子结合就形成了稍重一点的元素氦。
随后氦原子又可以和氢原子结合,也可以和另一个氦原子结合,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这些原子会凝结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越积越多后发生坍缩爆炸,就形成了初代恒星和恒星系统。
可以说正是氢原子的形成,造就了现在多彩斑斓的宇宙,那么我们的太阳系也由氢原子构成吗?
氢原子不仅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恒星的主要组成物质,不过太阳系的氢原子并不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一批,因为太阳系还是有点年轻。
根据观测太阳里的氢原子很有可能是第一代恒星系死亡后大爆炸的遗留物,也就是说太阳其实是第二代恒星,组成人类的所有物质其实早在宇宙中存在了几十亿年了。
那么太阳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我们天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普通的星星不会发光,这是因为恒星内部在进行核聚变,我们的太阳也一样,所以从地球看上去,太阳总是如此耀眼。
核聚变就是在不停消耗太阳内部的氢原子,它总有被耗尽的一天,氢原子耗尽后太阳不会立马死亡,而是继续用氦作为核聚变燃料,脱离主序星进入到红巨星阶段,但氦的反应很不稳定,太阳外层会急剧膨胀吞噬周围的行星,地球也在其中。
与此同时太阳的内核也不停地收缩,与外表膨胀的力量达到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并不会维持很久,大约在千万年到几亿年后,就会因不稳定而发生爆发。
这次爆发会将核心以外的物质都抛离恒星本体,只留下一颗苍白而致密的白矮星,被抛出去的物质在巨大的能量下发生了裂变,又回到了物质的初始状态:氢原子。
它们松松垮垮地分布着,变成了由氢原子组成的星云,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不就是太阳系诞生的地方吗?
是的,恒星死亡后变成星云,星云再次孕育出新的恒星,宇宙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演变着。
既然恒星是如此,那么宇宙也会如此吗?
宇宙既然能膨胀,是不是也能坍缩呢?
研究表明这的确有可能,因为宇宙之所以能膨胀,是由于大爆炸产生的能量,总有一天向外膨胀的能量会耗尽,宇宙本身的引力会让宇宙开始向内收缩。
收缩的过程中,庞大的天体被挤压成碎片,这些碎片会合成更大的天体,这些更大的天体具备的更大引力中心,则会加速收缩速度,慢慢地会超过光速,最终当所有物质重新变成一个点的时候,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消失了,宇宙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奇点。
然后奇点会再次爆炸,再形成宇宙,最终再回到奇点吗?
这些我们就无从得知了,可能宇宙就是在不断循环中重复无数次的,也可能宇宙最终只会走向热寂。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中国最唯美五大姓氏 各个都是仙气十足给人美的享受
- [科学探索]前苏联挖到地狱之谜 地下12262米恶鬼惨叫(谣言)
- [科学探索]陶乐德国事件是真的吗?揭秘平行世界真实性(时空隧道)
- [科学探索]北美洲星云位于何处 靠近天津四的发射星云
- [科学探索]天狗食月的科学解释,太阳到地球光线被月亮掩盖(月食)
- [科学探索]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蝴蝶效应、鳄鱼法则你都了解几个
- [科学探索]王尔德悖论是什么?奥斯卡·王尔德经典语录怎么理解
- [科学探索]人类为什么不能挖到地球中心?人类挖出最深坑(12263米)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肌肉男星 每一个都堪比健美先生
- [科学探索]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