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地球夜空能看见7000多颗星星,但都位于银河系内
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万千物种之一,人类和其他物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类会仰望星空,而星空就是宇宙的所在。
根据天文学家的统计,地球天区一共有7000多颗星星能被人类用肉眼直接看见,但由于地球在自转,所以一般人看到的都只是半个天区内的3000多颗星星,其中既有太阳系内的火星木星等行星,也有太阳系外的众多恒星,比如牛郎星和织女星,以及北斗七星,在毫无光污染的高纬度地区,甚至还能直接看见星团和临近的星系。
其中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254万光年,直径20万光年,内部拥有多达1万亿颗恒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254万年前的仙女座星系。
而剩下的7000多颗星星里,绝大部分都是和太阳一样,能用核聚变的能量自主发光发热的恒星,但有一个事实却是很令人灰心的,那就是这7000多颗恒星,全部都位于银河系之内,严格意义上都位于1500光年之内。
你现在看到的这个黄色圆圈,只是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上一个小小的部分,但它却已经圈住了人类肉眼能看到的所有恒星,开普勒望远镜搜寻计划的最大范围,也仅仅是一个最远距离为3000光年的扇面区域。
整个银河系的最新直径是18万光年,中心厚度2.6万光年,边缘厚度3000光年,拥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太阳系和太阳系内的地球,只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粒沙子而已,至于人类本身,也许只是细菌。
古人曾以为自己晚上看到的璀璨星空,就是宇宙的全部,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夜晚头顶那片星空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那么真实的宇宙有多大呢?
从地球出发,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飞行一年,我们才算离开了太阳系,而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要飞整整3万年才行。
离开太阳系4.22年后,我们就到达了大名鼎鼎的半人马座比邻星,而它就是传说中的半人马座三星之一,也就是三体人的老家。
光速飞行16万年后,我们才算大体脱离了银河系的束缚,进入到了大麦哲伦星云中,从这里出发再飞4万年,就是小麦哲伦星系。
而真正意义上和银河系平级的天体系统,比如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则需要我们以光速飞行254万年才能抵达,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不,一切才刚刚开始
银河系与上述的这几个星系和星云,一起组成了直径1000万光年的本星系群,而若干个本星系群组成了直径1.1亿光年的本星系团,内部大约包含了3000多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每个星系都有上千亿颗恒星。
本星系团之上,是室女座超星系团和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后者的大体轮廓好似一片宇宙中的鹅毛,由500个星系团组成。
和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样,偌大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此刻也在朝着巨引源方向运动,但它也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宇宙最大的单体结构是“武仙-北冕座长城”,直径达到了100亿光年。
按照目前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465亿光年,内部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个星系,但这些星系只占了整个宇宙质能总量的4.9%。
剩下的质能分布,全部都被暗物质和暗能量占了,它们组成了遍布宇宙的空洞结构,以及聚拢星系不分散并提供额外引力的暗物质。
总而言之
宇宙的大小是人类很难想象的,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一光年和100光年也没什么本质区别,真正想让全人类都认识到宇宙广阔,也许只能等到未来的星际大航海时代了。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怎么抵抗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 [科学探索]宇宙最冷之地回力棒星云,离让原子绝对静止仅差一度
- [科学探索]智人灭绝了多少物种?90%的物种被智人所灭绝(包括其他人种)
- [科学探索]黑洞吞噬的东西去哪了?黑洞有人进去过吗
- [科学探索]鬼压床是房间不干净吗?鬼压床的科学解释
- [科学探索]人体冷冻法通过哪些步骤?人死后真的可能复活吗?
- [科学探索]盘点各种地震云图片大全,最恐怖的地震云图片曝光
- [科学探索]做清醒梦都是些什么人?关于清醒梦的12个离奇事实
- [科学探索]世界最痛苦十大皮肤病:每个看了都头皮发麻(最难治愈)
- [科学探索]潜艇兵到底有多危险?上厕所失误导致潜艇沉没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