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英伟达送H100芯片上太空:利用无限太阳能,建太空数据中心

作者:eric 时间:2025-10-23
导读:英伟达把H100 AI芯片塞进60公斤的“星云1号”卫星,看似是科技公司的“太空炫技秀”,实则是在给地面数据中心的“生死困局”找解药——现在的AI算力需求,早已把地球资源逼到了极限。都知道AI训练有多...

英伟达把H100 AI芯片塞进60公斤的“星云1号”卫星,看似是科技公司的“太空炫技秀”,实则是在给地面数据中心的“生死困局”找解药——现在的AI算力需求,早已把地球资源逼到了极限。

都知道AI训练有多“费电”,一个超大型上海不给落户,undefined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抵得上一座中等城市,光冷却系统一天就能抽干一个小湖泊的水。

去年某科技巨头的AI集群,单月电费就超2000万元,更别说土地占用、碳排放这些隐形成本。可英伟达这波操作,直接把服务器“搬”到了太空,堪称“作弊级破局”。

轨道上24小时晒太阳能,不用接电网就能供电;深空真空环境更是天然散热器,压根不用耗水降温,连冷却设备的成本都省了。

这次发射的“星云1号”也不简单,虽然重量只抵得上一个大行李箱,算力却比目前所有太空设备强100倍——能跑简化版的AI模型,比如处理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分析太空环境数据,为未来的“太空算力基地”打样。

更值得琢磨的是,星云公司本就是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扶持的企业,背后还有贝佐斯站台,甚至放话“20年内太空会出现巨型数据中心”,显然不是一时兴起的尝试。

但有人可能会问了,一次发射成本几千万,芯片坏了还没法修,这生意真能赚钱?这话没说错,现在太空数据中心的最大门槛就是发射成本,可架不住地面资源越来越紧张。

按当前AI算力增长速度,再过10年,地球可能凑不出足够的电力和水资源支撑算力需求。

要是马斯克的星舰能把单次发射成本从千万级压到百万级,“太空服务器农场”还真可能从科幻变成现实。

英伟达这步棋看似冒险,实则是提前布局AI的“太空未来”。只是不知道,这波操作最终会成为改变行业的科技革命,还是烧钱烧到一半就停摆的游戏。#太空数据中心#​#英伟达芯片#​#英伟undefined达H100#​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