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事情已经发生,再怎么训斥也无济于事。家长此时应该做的,不是训斥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给他提出正确的意见,仅供他参考。家长最好只负责提供建议,让他自己去选择,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别急着定性。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定性呢!不要上来就给孩子扣一个大帽子,比方说:你真笨!太傻了!为什么这么蠢!千万不要说类似的话语。如果说这样的话,只能让孩子自信心受损,下次做事情只能更差。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提出正确引导。 事情已经发生,再怎么训斥也无济于事。家长此时应该做的,不是训斥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给他提出正确的意见,仅供他参考。家长最好只负责提供建议,让他自己去选择,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事后总结经验。 在孩子犯错的同时,给孩子讲道理或许效果不明显。还是建议先处理好问题,等到事情过去了或者晚上临睡前,再给孩子好好地梳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此时会更加心平气和,教育孩子效果也会更好。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不要乱吼孩子。 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要不然他们就不是孩子了!所以说,家长应该耐着性子,给孩子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而不是上来就大吼大叫!那种乱吼的教育方式,或许能镇住孩子,但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会摧残孩子的胆量!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不要嘲笑孩子。 谁人不犯错呢!成年人有时候还会错误不断呢!所以说,不要嘲笑孩子的错误!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去体验。而不是嘲笑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无能!那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正确心态对待。 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正所谓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去体验,不断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才能做得更好更优秀。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孩子做错事后,作为家长的我们苦口婆心地提出建议或者给他一个小批评,但孩子听了还是无动于衷,一次又一次地犯着同样的错误。有时候我们很纳闷,孩子总是不买账,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吗?
1、“我不知道我哪里错了!”
孩子年龄小,其生理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说错话、做错事,这是难免的。比如3岁左右的小孩,他们常常把衣服纽扣扣错位,将袜底穿到脚面上,把两只鞋子穿反等;大一点的男孩子特别顽皮,将玩具拆散了,跟别人抢玩具打架……这些都是孩子生理心理特点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错误的教育方法:不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
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批评孩子“又错了”一气之下甚至责骂“你真笨”“你真没用”,类似这样的责备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得不到教育的效果。不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再多的“批评教育”都难以传入到孩子的耳里、心里。
你应该:告诉他怎么做
孩子不懂得自己哪里做错了,那么你就给他明确地指出他哪方面做得不对,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的指导。比如孩子因为抢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了,你先指出打架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但身体容易受伤而且还得不到其他小朋友的喜欢。然后告诉他怎么做:“宝宝乖,先去跟抢玩具的小朋友握手和好,然后和他商量轮流玩或者一起玩这个玩具吧。”
2、“认错太丢人了,我就不认!”
有的孩子个性好强、倔强、自以为是,因此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比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了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这些都是造成孩子拒不认错的原因。
错误的教育方法:混淆孩子是非观
一些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认错的习惯,做错事不需道歉,家长的这种不了了之的态度会让孩子太“放松”,不把认错当一回事。一出现问题,某些家长就怨天怨地甚至帮着自己的孩子找借口,家长的错误榜样其实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还容易纵容孩子撒谎隐瞒行为,孩子当然不懂得自觉承认错误了。
你应该:帮助孩子承认错误
对于不认错的孩子,家长先不要去追究错误的大小,而是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承认错误上。家长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不要帮孩子找借口,以免混淆孩子是非观。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宽容的姿态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改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

等到孩子表示认错后,应该及时肯定他的进步,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指导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