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搪塞过去。而孩子对母亲的焦虑并不能感同身受,对孩子们而言,北京就是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即便没有户口,他们已经在感受上拥有了对于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蒋女士的大女儿说,她不想回山东上学,自己宁可在北京读职高也不想回去。
在没有户口的“北漂&群体中,曾经有很多人在回老家和读国际学校之间想到折中的办法:在北京隔壁的天津买房,落户天津。因为全国范围内,天津的高考录取率仅次于北京。2023年,全国一本录取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比例为43%,天津仅次于北京,达到了30%。几年前,他们大多通过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落户,根据这一政策,只要有本科以上学历就能落户天津,但近两年,这一政策规定,落户者不能有天津以外的社保,而这直接把很多“北漂&拒之门外。
7月11日,2023年的积分落户结果开始公示,蒋女士的最终分数是105.5分,比最低分多了0.08分。此时距离大女儿中考还有一年,她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8月9日这天,蒋女士拿到了换好的新户口本,感觉自己终于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可能大人跟孩子不一样,我在北京待了23年,老觉得自己是个北漂。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乡,所以总感觉有一天可能会要回山东。先前我还跟老公说:咱俩要是混不好,孩子以后上大学了,咱们可以把房子卖了,回老家去养老。但是我昨天拿到户口本那一刻,上面写着我是户主,我突然就觉得,以后是不是不用总想着回老家了,北京就是我的家了。&
而C女士今年的排名始终在第二区,几乎不用担心会像去年一样突然被反超。得知落户成功后,C女士第一时间告诉了儿子。儿子没跟她说太多,但自己发了一条朋友圈:“十五岁,北京人。&
在政策允许范围“弯道超车&
在参与积分落户的人群中,人们常说的一个词是“弯道超车&,很多人为了拿到更多加分,采取了各种办法。
落户中介机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所谓的“弯道超车&听起来感觉有后门,其实能成功的,人才引进落户上海 undefined"/>也都是在政策范围内的。比如,在郊区买房、补缴个税,或提升学历,都是符合规定的加分方式。但这些操作无疑都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而加分的范围也依然有限。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计算分数
因为有着严格的核验审查,也有“超车&反“翻车&的情况。很多中介机构打着“挂靠郊区公司社保&“帮忙买郊区房&“帮忙申请一年留学&的名义吸引客户。蒋女士说,自己的一个朋友为了拿到个税加分,通过中介机构挂靠了公司,交了10多万块钱。本来分数都加上了,结果在公示的前一天,她收到短信,被通知说该项加分无效。
留学认证也越发严格,一年线上法国留学曾经是很多中介机构专门为想获取学历加分的人提供的“超车&方式,蒋女士身边有好几个人,花了20万~30万元申请这一留学项目。但去年,参加这一项目的500多人都没有被认证。
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显示,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其认证范围内。全程线上留学的方式彻底走不通了。至于境外留学也需要满足在境外待满365天的条件,才有学历加分认证。因此,有人选择更快速,也相对更容易毕业的东南亚留学。
北京在职学历提升>>
“其实只要你有一定的学历、稳定的住所,社保缴够了年限,没有什么相对的短板的话,我感觉积分达到(落户要求)只是时间问题。&C女士说。在她所在的落户交流群里,有人和去年的她情况类似,在最后几天被超了零点几分,很多人在群里安慰他:“只要继续正常缴社保,明年肯定能落上。&
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户口更像一个“加持项目&,有人毫不在意,也有人为它竭尽全力。蒋女士丈夫公司的财务员是个北京人,她看到蒋女士为户口所做的努力,常在聊天时跟她说:“北京户口有啥好的,我这北京户口,还不是得给你们打工?&
这些努力落户、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北漂&,是永远相信努力就能成功的一代人。蒋女士回忆起1999年刚来北京的日子,那一年,她原本打算在济南学医,但家里比她大半岁的堂姐想去北京,就劝她一起。堂姐后来顺利进入了北京的《法制晚报》工作,而蒋女士所在的50人的法律专业大专班中,顺利毕业的人只有5个,她是其中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里,她和丈夫一起奋斗走到今天,他们是抓住时代机遇的一群人。积分落户,似乎是专属于这群人的一次机会。
拿到新户口的这天,C女士把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写道:“今天起,正式成北京银儿啦。&评论区立刻有人跳出来指正她是“北京人&不带“儿&,也不是“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