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他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他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这些培养孩子阅读的技巧,你只需静待花开,家里自然就有了爱阅读的孩子。
1爸妈做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 1、每天在家大多时候手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看电视,玩游戏。
▊ 2、陪孩子出去玩,在车上或走路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
▊ 3、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一直在经过模仿、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自己从来不读书,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呢?试想,家长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这可能吗?
建议爸妈们除了别总在孩子面前使用、玩电子产品之外,还应该拿起书本去阅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再说,这样的亲子时光是不是更加温馨,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
2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 阅读环境真的很重要。
个人的经验,带孩子去国家图书馆看书,他的量会达到平时的3倍以上。沉浸在书的海洋,周围的孩子都在认真看书,这些积极外部因素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让孩子多多浸渍好的影响。
当然,家里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爸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告诉他这是你的书,让他建立对书的归属感。当然,书当然不限于书架,最好能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以前见过一个极好的做法:有个爸爸为了鼓励女儿读书,为她搭建了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布置的如同童话森林,孩子非常喜欢一个人坐在童话森林里,安静地读书。
还有位妈妈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女儿刚出世时,家里居住面积小,书又多,她的儿童床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书,就这样女儿一天天在书堆上长大,她没有弄脏、弄折一本书。她似乎对书有一种眷恋,长大了她从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别人少,但她的各色藏书比别人多,她可以从书柜里为你精选出不同题材的美味佳肴。”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可如今,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却极少关注孩子是否关心、乐于帮助他人。近日,哈佛大学某项研究指出,约80%的青年调查对象表示,父母更关注他们的成绩或开心与否,而不在意他们是否关心别人。想要孩子关心他人、有礼貌、负责任,父母该怎样做?该项目负责人理查德·韦斯布尔德提出了5点建议。
1.让孩子懂得要关心他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将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作为重点,让他们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所以,父母应常在孩子面前强调关心别人、信守承诺等,对孩子关心、善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肯定。比如,当孩子要放弃一项团队任务时,让他明白自己对朋友、团队的责任,鼓励其不要轻言放弃,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制造机会让孩子学习关心和感谢别人
关心和感谢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之一。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学习、“模仿”如何关心别人,同时学着向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研究表明,习惯于感谢别人的人往往更热心,更宽容,更具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也更加快乐、健康。所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先学会感谢父母,才能感谢他人。父母也可以定时打电话关心长辈,教孩子说些慰问的话。
3.扩大孩子的关心范围
几乎所有孩子都关心小范围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的挑战是帮助孩子学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关心这个圈子以外的人。家长可以试试看,经常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班级同学的印象等,确保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保持友好和感激的态度。当老师、同学生病时,要求孩子主动打电话慰问,鼓励他们关心脆弱的人。
4.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会观察他们所尊重的成年人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价值观,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必须诚实、公正,关心他人。常带孩子去看亲人,能让他们学会孝敬长辈。夫妻间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