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如何学习孝顺父母 一起了解一下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由于现在的孩子很多事独生子女的,所以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是宠爱偏多。其实作为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就要从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学会理解父母,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老让别人迁就你。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规范,在生活中不会孝敬父母的人,在社会上就不会宽容别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孝顺父母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
爱,不分贫穷贵贱,
善良,也不分贫穷贵贱,
尊严,更不分贫穷贵贱,
孝顺,不分年龄大小,
那么,如何让你的孩子变得孝顺?
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的时候,可以带上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亲眼看看父母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父母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真正做到关心照顾、体贴入微。你只有做到对老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才能让孩子有所体会,并牢记心头。
比如,年轻的妈妈不可以在孩子的面前称呼婆婆“老东西”,总有一天,你的儿媳也会称你为“老东西”。到那时,你的儿子肯定会觉得理所当然。
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在现在的家庭中,由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其非常的溺爱,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做,其实这是不对的。
爱是双方的,不是单向的,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让他们知道养育的辛苦与不易,这样他们才会看到父母的辛苦,加深对父母的爱,孝顺自己的父母。
好习惯的培养,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经常给他讲一些关于孝顺老人的故事和一些不孝顺的故事,让他去比较那个小孩做的更好,他就会慢慢地明白孝顺是美德。
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有了好吃的分给父母吃,有了好用的必须也先让父母用。当孩子想要分享好的东西给你的时候,千万不要拒绝,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教会孩子同情、体谅和怜悯别人
由于现在的孩子很多事独生子女的,所以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是宠爱偏多。其实作为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就要从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学会理解父母,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老让别人迁就你。
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父母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适当教育孩子,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帮助拎些东西;应该把吃的先让给长辈。
孩子的正确行为要给与肯定
在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的过程中,要从孩子的一些行为上入手。比如,当爸爸上班的时候,妈妈经常会把衣服和包给爸爸拿好,孩子看到了就会效仿妈妈,当爸爸再次上班的时候,也会给爸爸拿衣服,那么,这时候爸爸就要很高兴的夸奖孩子的行为,并要鼓励孩子以后这样做很好。
只要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了肯定,孩子就知道这样做事对的,以后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就会很积极的去参与,这样会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让孩子一直保持下去
养花的人都知道,浇花要浇根。而孝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根,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只要根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明明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TA为什么不理解我?下面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优秀孩子,得靠打
小白妈妈最近很烦恼,她上小学的儿子,不是在学校里调皮捣蛋,跟同学打架,被叫家长,就是在家里写作业不想写,总是得她摁着才能写。
儿子的成绩当然不好,每次成绩下来,她都焦虑不已,为儿子的成绩着急上火,对他进行各种口头教育,但好像儿子对写作业和上学越来越反感了。
她说,你看玲玲(好朋友的女儿),多听话,假期早就预习完课本,做足了练习,开学后还每周写双份试题,怪不得人家学习总是名列前茅。
她说,看来,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有加强控制了,实在不行,我就给他一顿打,看他听话不听话。
提示: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顺势引导,高压手段只会适得其反,不会有好结果。
案例二:你不优秀,只是惩罚不够
琳琳爸爸自小刻苦读书,从农村考了出去,当上了市里的小学教师,后来有了一个女儿。
他一直信奉刻苦努力,为了女儿将来有个更好的前途,一直对她要求很严格,女儿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一顿打。
从小到大,女儿很少有机会在外面玩耍,从来都是在家里看书学习,好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表哥还算满意。可是到了重点高中就不行了,好学生太多,竞争太激烈,女儿从名列前茅慢慢滑倒了中等。
他又气又急,连骂带惩罚,让女儿加倍努力,好容易成绩又提了上去。可是女儿却对成绩很焦虑,高考的时候,因为压力过大,成绩比往常差了一大截,上不了好学校了。
他知道成绩后,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女儿一巴掌,这一巴掌却毁了女儿。从此以后,女儿每日把自己关在屋中,整日发呆,谁也不理。
时间长了,他终于觉出异样,发现女儿精神出了问题,带女儿去看病,已经晚了,女儿得了严重的忧郁症。他很后悔,带着女儿去看了很多医生,花了很多金钱和精力,可是他的女儿再也不能恢复从前了。
这个听话的好孩子,因为父亲给的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得了抑郁症,自闭,从此不能正常生活。
为了所谓的“优秀”,把孩子的一生都毁了,值得吗?
如何积极培养出“优秀”孩子?
1.首先,父母要着力提升自己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焦虑,不再将焦点只放在孩子身上,二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榜样。
2.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跟成绩、表现无关,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
3.成为孩子的朋友
不用父母的身份压制,跟孩子平等,做他的朋友,倾听他的喜怒哀乐,给他无条件的爱。
4.多听、少说教
跟孩子交流时,要多听,少说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的把你当朋友,把他的心里话跟你分享。
5.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
别试图知悉一切,控制一切,适当放手,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的独立性。
6.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父母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将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帮助。
7.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的爱好自由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强求孩子的爱好,顺着他的天性培养兴趣,这样做的效果事半功倍。
8.不比较,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别总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较,要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如何学习孝顺父母 一起了解一下(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