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原地产研究数据显示:上海土地成交总金额为1635.53亿元,较2014年微幅下滑。上海土地市场共计成交土地(剔除工业用地)171幅,较2014年下滑15%。
宅地供应交易为主
商办交易跌至7年最低
上海土地供应计划总量比2014年减少了近2成,用地结构中住宅比重增加,而商服用地比重逐年下滑,成交也跌至7年来最低。
中原数据显示,住宅用地土地成交幅数103幅、可建面积1006公顷,较2014年同期上涨5%和13%;商业服务用地(商业、办公及餐饮等)成交49幅、可建面积329公顷,较2014年分别下滑34%和9%;商住综合用地成交18幅,较2014年下滑34%。随着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整,未来商办类用地成交规模会继续走低,而随着人才引进和加大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宅地成交将小幅上行。
郊区供地为主力
闸北异军突起
土地方面,受供应减少影响,量价总额虽未突破高点,但局部区域个别地块可圈可点,总价单价不断刷新。从各区域成交结构来看,郊区仍是供应主力,松江和奉贤两区年度供应面积在100公顷以上,崇明县上升至第三位,供应面积近百公顷。不过松江、崇明土地供应以动迁用房为主,如果从市场化土地供应规模来看,供应前三的区域分别是浦东新区、奉贤区和青浦区。值得注意的是,次中心的杨浦、闸北供应量有所攀升,尤其是闸北区土地供应放量,供应规模34公顷。
知名房企转战一线
稀缺优质地块受追捧
由于一线城市量价率先增长并持续活跃,而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使得房企不得不转变战略布局以适应新市场环境。碧桂园沪上摘地四幅、绿地购地八幅,险资联合拿地也时有发生。土地市场受到供应减少影响下,量价总额虽未突破高点,但局部区域个别地块可圈可点,总价单价不断刷新。闸北并入静安引爆区域楼市热情,区域内高价土地接连刷新; 奉贤南桥交通环境改善在即,引发板块土地需求价格上行。
中原地产咨询部表示,上海已经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 内涵增长&时代,这也意味着宅地供应稀缺成为常态,土地利用方式倒逼城市发展转型。闸北区与静安区合并,便于合理利用共享资源,也为区域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近日, 上海印发实施办法,解决外籍高层次人才在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人才类签证等之前,如何办理外籍高层次人才资格认定的问题,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办法明确,对经上海市人社局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持推荐函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办理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工作满3年后,经用人单位推荐,可按规定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办法突破外籍人员在沪就业需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限制,对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可凭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出具的证明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和相应的工作类居留证件。
上海还放宽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工作年龄限制,明确已连续在上海市申办过两次工作类居留许可的无违法违规问题的外籍人员,可直接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有效期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