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谈本人申请上海户口的具体细节,供所有还在等待户口批复的同学参考:
上海交大硕士,在学期间无任何奖励,学习成绩分级: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外语水平:通过CET-6级。签的是一家快递服务公司,公司注册时间和注册资本皆符合提交户口申请对公司的要求,注册地为金山区,但是公司今年是第一次招聘应届毕业生,则按照2006户口评分标准自我打分如下,标有*号项表示应该能拿到分数,不标*号项则表示不确定能否拿到分数:
一、基本要素分
(一)毕业生个人要素
1、最高学历:& 硕士&&&&&&&&&&&&&&&&&&&&&&&&&& 24分& *
2、毕业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15分& *
3、学习成绩分级:&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 8分& *
4、外语水平:&&&&& 通过CET-6级&&&&&&&&&&&&&&&& 8分& *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 7分& *
(二)单位要素分
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中信誉度良好&&&&&&&&& 5分&& (因为公司是第一次招聘应届毕业生,不知道这一条如何解释)
二、导向要素分
(一)专业导向
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 3分& *
(二)地区导向
注册地址为本市崇明县、南汇区、金山区和奉贤区的用人单位& 2分* (公司注册地是金山区)
计算总分: (1) 计算所有可能加分 = 24+15+8+8+7+5+3+2= 72
(2) 计算带*项目总分 =& 24+15+8+8+7+3+2= 67
从以上计算结果来看,本人的户口评分最低分为67分,最高分为72分,至于标准分是多少,who knows?
和我签同样公司的另外一个交大哥们和我的评分过程一样,我们都没有得到户口批复。在我们的理解,只能是& 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中信誉度良好& 这一条能卡住我们。这个时候估计就不是单纯从分数来判断了,估计是签约单位的背景问题了。
首先要恭喜那些签约分公司的同学,在你们不断信访以及公司的努力下,签约分公司的同学在第二批中能拿到批复。所有还在期待出现奇迹的没有拿到批复的同学,也请你们做好思想准备吧,虽然不愿面对,但有时候现实就是现实,心态要调整好,该办居住证就去办居住证。
很多没有拿到户口批复的同学也许心有不甘,自己在上海生活那么长时间、那么拼命读书,结果最后连个上海户口都拿不到,户口被打回原籍,很没面子,对不起父母;也有同学认为只有拿到上海户口,在上海生活才会有归属感;也有的同学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拿到了上海户口,自己没有拿到很窝囊;等等这些想法迫使应届毕业生是如此地关注上海户口问题。但是要问起这些同学,上海户口的有或无到底在生活本质上影响了你的哪些方面,估计没有几个同学能回答上来,最常见的回答就是& 将来自己的小孩上学方便&。
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以下认识的理解(供参考):
(1)拿不到户口,对不起父母。
错!这种心态的出现往往不是认为对不起父母,而是自己的心理作祟,对不起自己才是真的。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拿到了户口,自己和他们相差不多确拿不到,没面子,心理不平衡而已。大多数父母不会以此为指标认定自己的孩子没本事、不孝(当然不排除个别特爱面子的家长)。
(2)拿到户口,在上海就有了归属感。
错!在上海,只要你不是土生土长的,就算你这个外地人持有上海户口,你永远也不会被划到& 上海人&这个范畴(当然经过2、3代后,你的小孩就能成为& 上海人&)。其实无论在哪里,所谓的归属感不是户口能决定的,某种程度上讲钱才是最关键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俗,但是在社会上经历过的人我都会明白这个道理。举个例子,本人与2个交大朋友合租了4个月,原本以为至少可以住上个一年,但是前几天房东太太突然告知,2个月之后,也就是租了半年之后,她要收回& 借&给我们的房子,不在续租。2个月之后咱还得乱七八糟一堆东西再搬家。这种难道叫归属感吗?记住,和我合租的一个朋友是有上海户口的。我相信大多数刚毕业的同学和我一样,都是过着这样寄人篱下的日子,至于何时能做起& 房奴&,还要看各自的发展了。可见,归属感不是有了上海户口才有的。
最后,也要衷心祝福所有已经拿到上海户口的同学,你们是幸运的,在将来的日子好好打拼,在上海会有属于你们的天地;所有没有拿到上海户口的同学(包括me)也不要气馁,只要不断努力,生活会更美好,在上海也同样有属于我们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