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八&妇女节,市妇联咨询热线响个不停,不少产后复出上班的妈妈们纷纷来电求助——工作和育儿究竟如何平衡,谁来帮她们缓解& 心挂两头&的困扰?
99%写字楼没有托婴中心
&&& 湖南籍的许小姐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去年十月顺利诞下儿子。经过三个多月的休整,许小姐前不久复出上班。尽管许小姐就职的这家广告公司位于肇嘉浜路上的某5A级写字楼,但由于大楼内没有设立相关育儿室,而大楼周边的几个居民小区也没有婴幼儿托管中心,许小姐为了哺乳儿子不得不在一天之中多次往返于公司和位于金沙江路的家,& 往返一次就得花上一个多钟头,真是吃不消,还得偷偷摸摸,生怕被领导责怪&。
&&& 事实上,许小姐的经历并非个案。年初,来自市妇联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沪上只有部分商场设置哺乳室,而99%的写字楼不仅没有婴幼儿托管中心,就连基本的哺乳室也无处可寻。同样,95%以上的社区也没有设立婴幼儿托管中心,即便有也只对小区内住户开放,不接纳社区周边的婴幼儿。绝大多数& 复出妈妈&只能心挂两头,来回奔忙。
70%& 复出妈妈&减少母乳喂养
&&& 正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社会配套设施和支持系统,调查中有47%的受访女性表示,要待育儿条件成熟后才考虑生育;70%的产后女性表示,只能刻意减少母乳喂养次数甚至提早结束母乳喂养;18%的产后女性表示,如果实在无法兼顾,只能考虑牺牲工作。
&&& 针对这一情况,市妇联副主席史秋琴指出,根据教育和卫生界的权威观点,0-18个月是婴儿出生后身体、智力发育的第一次飞跃期,母乳喂养和母亲照料对婴幼儿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短暂的三四个月产假,不能满足年轻家庭科学育儿的实际需要&,史秋琴强调,& 很多产后恢复不良的妇女由于无法享受继续休养的权利,很可能引发身体健康方面的隐患&。此外,过早地放弃母乳喂养,不仅不利于产后女性自身的恢复,也将导致婴幼儿免疫力下降。
社区、写字楼应配套& 育婴室&
&&& 针对& 复出妈妈&的苦恼,市妇联向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团体提案,呼吁为产后女性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特别是注重人性化设施的建设,为产后复出女性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大环境。
&&& 市妇联在提案中建议:在新建住宅小区的公建配套中,应由开发单位按小区住宅密度和预计入住人口比例,建立专为0-18个月婴幼儿家庭提供照料服务的社区婴幼儿看护中心;而在白领女性相对集中的商务楼宇,如条件许可,要参照社区婴幼儿看护中心的基本标准,由楼宇管理单位建立& 哺乳室&或& 育婴室&,集中聘请专业育婴师,为楼宇中的年轻母亲提供各类婴幼儿照料服务。而有关单位可以制定合理的婴幼儿看护中心和& 哺乳室&服务的收费标准,并由政府部门监管,从而免去& 复出妈妈&心挂两头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