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道文本的表达方法
依据文体意识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体特点学习时,是一个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文体表达特点的体会,是由具体内容的具体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某种文体具有什么表达特点,但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具体学习,对表达方法一点一滴的认识与积累,到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提炼出文体的表达特点了。
在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特点时,先是抓住蝙蝠飞行本领高的内容进行学习,从中找出了最能体现蝙蝠飞行本领的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还进行了练笔,让学生对这一说明方法有了具体而深入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蝙蝠这种飞行的本领时,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要& 抓住重点,省略掉重复的地方&,要& 简练&的特点。这些都是由具体内容的学习感知文章表达个性的体现。
二、熟悉文体的表达特色
文体意识关照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教&与& 学&是一个& 逆向&的过程:教师是依据文体的共同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从中发现文章在文体表达特色之中的表达个性;而学生则是要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来发现文章一个个具体的表达特点,然后对诸多的表达特点进行提炼与概括,从而体会文章的表达共性——文体特点。这是依据文体意识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式。
在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教学后,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组织了学生对《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写作方法的讨论,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表达特色,并且教学实践也证明了罗老师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表达运用的结合
文体意识关照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侧重文章的表达,这体现在教学中,不仅是对文章表达方法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用学来的方法进行表达——或者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在表达中深入地体会某种表达方法的特点与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 学以致用&,以避免& 纸上谈兵&式的教学。
四、注重课外的拓展延伸
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该科学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在教学本文内容后,我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例如,人们根据乌贼喷水的原理,发明了喷水船;根据海蜇的游动,发明了风暴预测仪;根据蝴蝶的外表特征,发明了迷彩伪装……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