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既然担心孩子容易被欺负 那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去引导孩子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而且我觉得如果是心里健康的孩子,他真的很乖在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应该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不能任由其他人的欺负。

我觉得这种心理也是挺正常的一种心理,因为毕竟现在的校园欺凌这么多,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凌。但是这又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孩子当然是乖一点比较讨人喜欢,但是在学校如果太乖是不是就会受到欺负呢?以前我真的还没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出息,有所成就,所以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就是无论家长怎么培养都没有办法改变本性。还有就是一些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思想偏激,导致的有暴力倾向。其实没有哪一个家长想自己的孩子暴力,但是也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所以我觉得不一定平时很乖的孩子就容易被欺负,有的时候往往在家长面前特别听话的孩子其实内心压抑太久,导致的它们存在暴力倾向。而且我觉得如果是心里健康的孩子,他真的很乖在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应该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不能任由其他人的欺负。
& 所以我觉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的心里成长的健康,这有这样的孩子才不会成为欺负别人或者被欺负的对象。所以说,在现在这样的时代孩子的心里健康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希望所有孩子的家长为了你身边的孩子想想一定要保证他的家庭完整,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不会自卑,才不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的非常的自信,就不会被欺负的。
“携程亲子园事件”走上了风口浪尖。亲子园员工对幼儿造成的种种伤害,令人感到气愤与痛心。
这是一个个例!但是,有个细节值得关注,是家长们发现孩子异常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使得事件曝光。所以,家长是否是一个有心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辨别孩子有没有被欺负,一旦发生这种事情,身为家长又该做些什么呢?
1如何辨别孩子是否被欺负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受到伤害或者欺负后,往往会发出不同的信号,如果家长们感到了这些异常的信号,一定要引起注意。
幼儿阶段
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受到伤害或者欺负后,往往无法在家人面前进行清晰表达。所以家长们在观察孩子时,可以多注意孩子身体、行为习惯、贴身物品的变化。
身体伤痕
身体出现伤痕是最直观的信号,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缘无故出现淤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就很可能受到了伤害。
睡眠出现问题
年纪较小的孩子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导致作息上的变化。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很可能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出现的表现。
个人物品丢失或者损失
家长经常帮孩子整理个人物品,这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如果孩子的鞋子、文具、衣物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者破损,家长一定要留心。
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健全,被欺负后往往会表现出惊恐慌张的模样,很容易选择逃避上学。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变化。
自我伤害倾向
受到暴力侵害的孩子,很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者自虐的倾向。孩子以任何形式进行的自我伤害,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不愿意上学了
如果平时很乖巧、总是准时上学的孩子忽然出现无端逃学、装病请假的现象,家长们可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上厕所等习惯改变
孩子非要回家才上厕所,或是非要回家才使用浴室。学校的厕所、浴室很可能已经成为他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暴力场所。
中学阶段
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大多处于青春期,很多事情不愿意和父母倾诉。即使在学校受到欺负,一般也会选择自己默默忍受。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千万要重视孩子语言上的信号。如果孩子抱怨有同学针对自己,这是孩子在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以先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
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欺负兄弟姐妹或更小的孩子
在学校受欺负的孩子有时会转换角色变为施暴者。如果向来乖巧的孩子开始欺负兄弟姐妹或者更小的孩子,有可能是他自己在学校遇到了伤害。
2如果孩子受到欺负,家长应该这样做。
家长能否处理得当,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处理得好,能起到保护孩子、教育孩子的作用;但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当孩子被欺负时,试试下面这几点: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愿意给你讲述自己被欺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你坚定的回应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他的态度,这意味着你们将开始一起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如果孩子是被同伴欺负,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别和对方计较,因为这有可能让孩子误以为被欺负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孩子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在他的身后都有个强大的后盾,他不用畏惧强权,爸爸妈妈会给他应有的保护。要让孩子相信他能依靠你。
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另外,让孩子看到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对他来说也是学习应对问题的机会。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你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勇气对于克服恐惧、尴尬和自我怀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肯定。同时也肯定他:只有你愿意谈到这个事情,家长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陪伴,长久地给予支持
在最初的谈话过后,家长应该时刻和孩子保持联系,确保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持续地给予支持,跟他们讨论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对孩子进行长期、正确的引导。
追责,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孩子的权益
当得知孩子被暴力伤害后,家长们一定要主动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选择逃避。
家长们要时刻牢记,对施暴者别心软,对自己和孩子的权益,别太将就。
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从日常教育做起
家长不能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不能成为一把实时的“保护伞”,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平日的教育让孩子最大限度地远离被欺负的风险,那就是针对已经到达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教会他们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当孩子受到欺负,如果不反抗、不表达,只是一味的自我怀疑,只能增加被欺负的可能性。
先学会自爱,再学会爱人,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
风口浪尖上的事件固然令人担忧,但通过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以及我们自身正确的应对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这类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一旦发现苗头,也能够及时掐灭。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既然担心孩子容易被欺负 那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去引导孩子(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