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做小动作,自己没有听讲的话,没有影响到其它的学生,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继续讲课,先不予制止,不然会影响到其它学生,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讲课思路,可以课下找该学生解决。
孩子很调皮课堂上经常捣乱怎么办?
要注意表扬与鼓励,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形成秩序和专注力的良好时期,要多掌握孩子的心里和能够让她健康成长的方法。
孩子很调皮课堂上经常捣乱怎么办?
3不要有一点问题就给孩子妄下定,找出问题的根源才是关键。当孩子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就总想要挑战父母的权威,他们希望时时刻刻父母都能关注到他们,在潜意识里,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即便你已经三令五申地告诫孩子,不可以做某一件事情,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地去做。因为你的“告诫”反而让孩子知道,原来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个时候,孩子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熊孩子”。
那么,身为父母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用嘴巴告诫显然已经不管用了,那就只有用坚持到底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用坚持到底的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能让你在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生活技能的时候,极大地减轻挫折感以及与孩子的冲突。
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
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当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不要立即陷入到一个问题之中,而要先观察事情出现的模式,然后选择从何处入手。
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改善一种情形时,要按照以下五个步骤
1、充分关注
2、认可孩子的感受,并在幻想中同意孩子的愿望(我真希望我们能满足你的愿望)
3、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4、在孩子的帮助下找出一个解决方法
5、说出你的感受,并设立限制
6、用行动坚持到底
举个例子:
每当妈妈打电话时,孩子总是在一边大声说话插嘴进行干扰。
即便妈妈给了孩子跟对方通话的机会,但孩子还觉得不够,想说得更多,时间更久一点。
如果妈妈不答应他的要求,孩子就会掐妈妈,打妈妈。
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所以妈妈决定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
妈妈挑了一个没有来电话的时间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希望得到我的关注,或者和来电话的人通话。我理解,而且我真的希望你能想聊多久就聊多久,但这不可能总是如愿。”
接着妈妈问孩子有什么建议,才能在妈妈打电话时不被打扰。
孩子说:“我就想打电话,想跟你玩,但你不跟我玩。”
妈妈再一次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接电话时,会让你知道,是不是可以跟打电话来的人讲话。
如果不可以,请你在一边安静地看书或玩玩具,直到我接完电话。
我知道等待很难,但我相信你能做到。当我跑哪 别人通话时,如果由于你想到我的关注而让我不能集中精力,我会感觉很烦。
如果因为你咬我打我,而让我没有安全感,我就到阳台上打电话。“
当电话再次响起时,妈妈就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
她请对方稍等一下,然后告诉孩子,这个电话不是打给她的,她把孩子带到玩具旁,然后开始接电话。
当孩子走过来喊着“我想接电话”时,妈妈拿着电话走到了阳台上,并关紧了阳台的门。
此时,孩子就能明白,你说话是算数的,而且你尊重他和你自己。
他知道了自己可以合作并承担责任。
他懂得了感到沮丧没有关系,但他不能总是随心所欲,也学会了互相忍让。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不懂事老是妨碍大人,打一顿不是省事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体罚或许能在当时解决问题,但它无法像坚持到底那样教给孩子这些技能,而且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不尊重甚至会让孩子感觉到侮辱。
因此,当孩子因为体罚感到内疚时,他们会相信造成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为“我不好”。
当孩子感受到愤怒时,他们会产生“等着瞧”的想法 。
这都是父母因为偷懒,想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造成的后果。
所以孩子调皮捣蛋,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地打孩子,用行动来将自己的界限和规则坚持到底,孩子能从中学习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