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焊工工作又苦又累又危险,还容易吸入粉尘、灼伤眼睛和人体,近年来,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 外地人&都不愿意报考该专业,& 只能到很偏僻的山区、贫困县才能招到人&
&&&& 大多数电焊工,都会在一些& 小缺陷&上栽跟头,并在这些小缺陷问题上停滞不前,技术发展遇到瓶颈
&&&& 为了增强体能,毛琪钦保持着每天跑步锻的习惯和做俯卧撑的习惯——100个俯卧撑,配合十几个单手俯卧撑
38岁、高中文凭、电焊工、外地人……这一长串的& 标签&往毛琪钦身上一贴,再英俊的外表都会变得黯然失色,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来沪务工干苦力年轻人的未来。但事实上,毛琪钦早在2010年就通过& 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而且全家落户。
3月9日,以他名字命名的& 毛琪钦焊接创新工作室&成为上海市总工会首批50个& 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之一。据上海宝冶集团工会主管毛一新介绍,毛琪钦工作室,是该企业全部11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中唯一一个高技能工作室,& 其他创新工作室成员至少本科以上学历水平,毛琪钦工作室都是优秀技工,不一定有本科学历,但焊接技术一流&。
首席技师落户上海
电焊工这个岗位,长期以来不受待见。焊接产生的辐光对眼睛伤害极大,焊接时所需穿着的防护服不透气十分耗费体力,焊接作业时火焰极易灼伤人体……
上海一家开设焊接专业的职业学校校长曾告诉记者,尽管电焊工已经被列为上海紧缺的高技能人才行列,但是这所学校的焊接专业依旧招生困难,& 紧缺人才培养费用国家补贴,毕业后包分配。但近些年,还是没有上海本地生源报名&。
这名校长说,因为电焊工又苦又累又危险,还容易吸入粉尘、灼伤眼睛和人体,近年来,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 外地人&都不愿意报考该专业,& 只能到很偏僻的山区、贫困县才能招到人&。
与现在大多数& 有知识&& 懂行情&的90后年轻人不同,毛琪钦告诉记者,自己这样选择,纯粹就是& 喜欢当电焊工&。
& 看到厂里的老工人可以把一个结构件焊接得很漂亮,觉得好神奇。&毛琪钦高中刚毕业,就从浙江农村来到上海的结构厂打工,& 只是做个杂工,连学电焊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上海宝冶招工,毛琪钦应聘时,兴奋地向人力资源主管要求当& 电焊工&。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18岁时就傻呵呵进入& 电焊&行当的小年轻,后来会成为上海市紧缺人才中的& 香饽饽&,成为上海宝冶集团不多的一批能够& 落户&上海的外地人。
2010年,多次尝试申请& 居转户&(指居住证积分转户籍——记者注)失败的毛琪钦,迎来了& 电焊工的春天&。这一年,像他这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得过全国性技能比赛大奖的特殊门类技工,得到了上海户籍的青睐。& 紧缺高技能人才&首次被纳入上海市人才引进的考虑范畴。
& 人才引进&不同于& 居转户&,引进一个人才,就能把被引进人的妻儿全都纳入进来。以往,只有那些在高端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博士、硕士才有被引进的可能,而随着上海对高技能人才梯队的重视,& 精英电焊工&毛琪钦也获得了留沪的良机。
形势的变化,让毛琪钦备感振奋。2014年,他被聘为上海宝冶集团的& 首席技师&,而且每个月还会拿到技师津贴。
& 首席电焊工&在强度和精度上的奥秘
电焊工成为& 首席技师&的故事,会让很多人感到纳闷——不就是一个搞焊接的吗?究竟有啥技术含量?大多数情况下,哪怕是一个从未学过焊接的普通人,拿起一把焊枪,不也能把两根铁棒子焊接到一起吗?
最常见的电焊工,可能会出现在城乡接合部的某条个体户云集的小街上。一把焊枪,一些简单的焊接用材料,就能打出& 专业安装防盗门窗&的旗号。
& 都在说电焊工抢手,实际上,普通的电焊工市面上不缺,高技术的电焊工才是稀缺。&上海宝冶工会主管毛一新介绍,为了培养更多高技能的电焊工,上海宝冶有一个焊接技能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电焊工,而毛琪钦,是这个中心的领头人。
& 优秀&与& 普通&的区别,可以在培训车间里清晰地辨别。同样是两块钢板,有的焊缝歪歪斜斜、纹路混乱、焊缝中间还会有一个个小疙瘩,而有的焊缝则相对整齐、纹路清晰均匀、焊缝中间没有任何杂质。
这还不仅是& 影响美观&的问题。毛琪钦告诉记者,焊接最讲求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强度,一个是精度。
焊缝歪歪扭扭的产品,强度一定会有所减弱。比如非标准化操作的防盗门窗,人们经常会看到竖栏和横栏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疙瘩,如果用专业的无损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你会发现,这个焊接点的密度并不达标,如果你再尝试用脚踹一下,这个焊接点很容易断裂。
真正焊接得好的产品,哪怕是把两根细细的钢丝焊接在一起,你也会发现,即便钢丝断了,焊接点却不会折断。
精度方面,可以以制作一把手枪的枪管举例。把枪管的两段管子焊接起来,就非常考验电焊工的水平。焊材用得多了,可能会把管子堵住;焊材用得少了,焊接点中间出现空隙,强度无法保证。
大多数电焊工,都会在一些& 小缺陷&上栽跟头,并在这些小缺陷问题上停滞不前,技术发展遇到瓶颈。
& 干了一两年时间的,基本都能做到焊缝是一条直线,但多少都会有这里多一块、那里缺一块的小缺陷。&毛琪钦说,这种带有& 小缺陷&的产品,经过后期补样、打磨,都能处理好,但却是摆在& 高级电焊工&面前的一块绊脚石。
很多人过不去,就会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没有提高。能把强度和精度做到高级层面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焊工。
&&& 爱看书的电焊工最终& 逆袭&
与几乎所有电焊工不同,毛琪钦是个& 爱看书的电焊工&。按照常理,电焊工只要在施工现场工作就行,只要不断练习,技术水平总能得到提高;但毛琪钦不一样,他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方法,不是& 埋头傻练&,而是寻求& 理论提高&。
他更喜欢追问一个& 为什么&——为什么某种材料特别不容易焊接?那种焊缝用哪种焊接方式更合适?如何根据已有材料配制出最合适的焊材?所有这些,除了老师傅传授,几乎都能在书上找到更加详细的说明。
他的能力,在一些对技术要求特别高的施工任务中得到凸显。宝钢化工公司希罗哈克斯反应塔K-2201的维修工作,成为毛琪钦个人的一部& 代表作&。
当时,这个反应塔出现了腐蚀泄漏情况,急需在数十个小时内完成维修。其中,交给焊接部分的时间,总共只有几个小时,要求现场作业,还不能在密闭控制下的实验室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焊接的部分是由钛合金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分子密度极高,很难与其他材料连接。而如果连接不够紧密,造成二次泄漏的话,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毛琪钦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他能精准地找到一种合适的焊材,并现场清理腐蚀介质,一边对钛合金材料进行里外多层的保护,一边进行焊接作业。
最终,焊缝呈现出最佳的金、银相间的色彩。按照一般经验,钛合金的焊接,焊缝最佳为金色,银色次之,绿色则为报废临界色,灰色和黑色就是报废色。
毛琪钦告诉记者,除了临场发挥,技能大赛对个人技术能力的提高,也功不可没。几次参加全国大赛,毛琪钦的体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 质的飞跃&。
焊接讲究& 手稳&,老师傅的方法是在右手前臂上吊一块砖,再左右移动手腕。毛琪钦找不到合适的砖块,就在手臂上& 驼书&,练习手腕稳定性。最开始的时候能驼5分钟,到后来能驼半个小时。
你可能想象不到,当焊工还要练习俯卧撑。电焊技能竞赛一般要求参赛者两小时内完成一项焊接工作。为了增强体能,毛琪钦保持着每天跑步锻炼和做俯卧撑的习惯——100个俯卧撑,配合十几个单手俯卧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