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为你解析上海"居住证转户籍"细则 职称要求能否再放宽

常见问题
  • 2021-11-08
  • 浏览

摘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将于今日出台,这意味着上海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即将正式实施,沪漂一族有了期盼。据悉,定于今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将公布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将于今日出台,这意味着上海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即将正式实施,& 沪漂一族&有了期盼。据悉,定于今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将公布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将介绍细则的主要内容。



首批持证人员刚满7年



今年2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根据规定,居住证持有者必须持证满7年才能转户籍,而上海最早是在2002年推出居住证制度的,第一批办理居住证户口的外来人员,在今年6月15日后刚符合& 持证7年&的条件。因此,进入二季度之后,各界人士尤其是居住证满7年的人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居住证转户籍的实施细则上。 实施细则即将出台的消息昨天也& 速递&到了各区县的人事部门。& 一旦受理要求和服务内容下达,我们会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及时做好受理和服务工作。&杨浦人才市场负责人昨晚表示。



最担心有人走后门& 插队&









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的& 新上海人&,实施细则即将公布的消息让他们感到很兴奋。不过,& 依次轮候&能否公开透明成了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最担心& 转&的过程中会出现& 走后门&、& 插队&等问题。他建议,通过公示让居住证转户籍能阳光操作。在一家知名机械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已在上海生活了10余年。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在细则公布后,尽快转户籍。他说:& 透明了也就公平、公正了,心里有数的话,等起来也安稳。&



与此同时,持居住证者还关注依次轮候、户籍额度、不良记录的内容、优先办理的对象等问题。在一家外企办事处工作的许女士表示,申请转户籍的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希望能享受到优先办理的待遇,& 不过,这还要看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



外企人员希望放宽职称要求



不少在上海长期工作的外地人则认为,中级职称是个很大的门槛,估计符合的人不会太多。



根据《办法》要求,申请居住证转户籍的人员必须符合& 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对于这项要求,在上海生活近10年的许女士表示,很多外企并不会对所属员工评定职称,这些人申请户籍将遇到障碍。



许女士在一家外企的上海代表处工作,由于代表处人员不多等原因,企业并没有职称评定等要求。& 虽然其他条件都符合,但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无法完全达标。&而由于户籍还在无锡,想要带女儿出国旅游或办理一些手续都得回无锡办理,许女士迫切希望能转入上海户籍。她希望,& 职称要求&是否能够视情况放宽一些。




[专家观点]



新政将有助引进人才 和缓解老龄化



& 公布实施细则意味着居住证转户籍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曾参与& 上海人口户籍政策研究课题组&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培学通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昨天介绍说,上海进行& 户改&的初衷就是在于& 人才引进&和& 缓解老龄化&。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上海工作的非上海户籍人员中,有10%属于人才,而这部分人的学历和工资水平相对都很高。另一方面,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2007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20.8%。预计到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4%,即每3个人中有1个是老年人。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需要依靠输入年轻的劳动力来弥补上海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之忧。



王大认为,对于这部分非沪籍人才,通过此次户籍政策改革,将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予他们归属感,也可以给上海的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 ‘居住证转户籍’让来沪人才拿户籍有了指望,会促使更多的人才选择上海。从长远来看,在上海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后,其他城市极有可能改进他们的户籍政策,争夺优秀人才,如果各个城市都行动起来,那对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肯定是件有益无害的事情。&王大如此评价该项新政的出台。



[上海户籍管理变革]



●1958年到1988年由于大量城市人口出生,上海收紧了对外来人员的户籍开放度。户籍开始& 指标控制&,每年新增指标不到一万人,主要给予急需引进的人才、归国华侨、大学毕业生等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城市人口进入负增长,城市对人才需求量增加,户籍指标与企业的投资规模、所在行业等开始关联



●1994年上海试行外来常住人口的蓝印户口政策



●1998年蓝印户口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购房者放开



●2002年停止受理申办& 蓝印户口&



[新闻调查]



居住证含金量不高调查千人近半未办证



市人大调研实有人口管理难题:建议将领证作为来沪人员享受政府资源、政策和公共服务及就业的前置条件居住证办理需要预付押金、办理程序稍嫌复杂,况且& 办了没用,不办没事&;瑞金路巨鹿社区现有户籍1171户,空挂户口490户……由于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导致目前上海居住证制度& 含金量&不高,人户分离日趋严重。为此,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座谈、调研加强本市实有人口管理。



居住证,办了没大用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对1092名来沪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有459人未办理居住证,占42%。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在办理营业执照、子女入学或办理临时户口时,需要办理或出示居住证外,来沪人员通常不主动办理居住证,有的离开时也不主动注销或退回居住证,居住证管理和人口信息管理的难度因此加大。



接受调查的来沪人员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反映,居住证制度的服务内涵不足,应用范围有限。加之在管理政策上缺乏强制性,许多人认为& 办了没用,不办没事&,办证积极性不高,居住证应有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有来沪人员反映,办理居住证要缴纳押金,办理程序复杂,办证点少,办理很不方便。



为享福利,人户分离严重



在本市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的情况日趋严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的调查,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 户在人不在&,主要发生在中心城区,如卢湾区& 户在人不在&占全区人口总数的37.37%;其二是& 人在户不在&,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区,闵行区& 人在户不在&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0.01%;& 户在,人房均不在&,主要发生在市区动迁集中区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