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的时候也许你瞪一眼,孩子就能乖乖的听话,按照要求去做;再大一些孩子长大以后,做家长的慢慢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和孩子沟通越来越困难了,也越来越难管了。以后,瞪几眼都没用了,改成大吼几声,孩子似乎害怕了,虽然不情愿,但他还是按要求完成了。
等到上了高中,发现瞪眼没用了,声嘶力竭的吼叫也没用了,家长开始改由动手了。孩子也学会反抗了,并且开始顶嘴了,当打他的时候。他不仅知道躲避了,甚至开始下意识的还手了。为什么你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懂事和成长,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而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亲子关系的好坏影响了孩子的听话程度!!!李锋教育老师指出,孩子管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们亲子关系没建立好!
面对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我们除了正面引导教育之外,有时候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不应只是简单粗暴的打,在惩罚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有技巧和原则。
能延迟到高中出现这样的举动已经算不错了,我们看到很多的家庭由于娇惯孩子,在刚上学时就已经管不了了。一切孩子说了算,当家长违逆了孩子的意愿,他给你耍脾气,哭闹,甚而出现打骂父母的现象。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造成这种后果的,一是娇惯孩子。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普遍,父母并没有怎么娇惯孩子,该管的也管,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就越来越力不从心,孩子怎么就不听话,不仅不听父母的,也不大听老师的,其他人也一概不听,也就是任何人都拿他没办法。
孩子大了,不再适合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了,打得多了孩子必然会仇恨家长。说不通,打又打不得,这种情况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头疼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注意:有些细节是家长和老师疏忽导致的。在家庭中做父母的,在学校中做老师的,都没有权威可言了,没有人能震住孩子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孝心和敬畏心。
如何注意和培养?
1、父母之间当着孩子面要互相赞扬对方,不要互相贬低和拆台
为什么很多孩子到大了以后,对父母一点也不尊重,父母根本管不了?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做父母的经常当着孩子面互相拆台。
那些凡是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通常都是当着孩子面来夸对方。比如母亲做好饭了,这个时候当母亲的不可能自己夸自己,做父亲的就应该抓住时机夸孩子母亲:“孩子,妈妈为咱们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她是不是很辛苦啊,去帮妈妈盛饭吧!以后你也尽快学会做饭吧,咱们好帮妈妈一起做啊!”
这个时候一般孩子看在眼里,又听到父亲这么一提醒,就会乖乖的为父母盛饭,生发了孩子对母亲的孝心,感恩心和敬佩之心。
当晚上父亲下班晚回来了,母亲这个时候也可以适当的教育孩子:“你看你爸爸在外面多辛苦啊!为咱这个家操劳,勤奋的工作,你一定得好好学习,要像你爸爸一样勤奋。”
孩子虽然没有看到爸爸是如何工作的,但经妈妈这么一说,爸爸的高大形象和勤奋的样子就树立起来了。慢慢的孩子对父亲的那种感恩心以及榜样的作用就生发起来了,这样孩子也就会尊敬自己的爸爸。
如果父母不懂得这个道理,互相拆台。最后的结果: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没有敬畏心,也谈不上尊重和孝敬。在孩子眼里:母亲总说爸爸的不是,爸爸又总说母亲的不是,那证明你们两个人都没什么让我可学习和佩服的,我又凭什么要孝敬你们呢?
这下完了,父母谁说的话,他都不听。而且孩子往往拿母亲说爸爸的话来反击爸爸,拿爸爸说母亲的话反击妈妈。如此做父母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是当下很多父母经常在犯的一个错误。
2、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要多赞扬老师,老师也要在学校多赞扬家长
老师在班里能否管住你的孩子,取决于家长对老师的态度。
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孩子回来后问的最多的是:你们老师对你怎么样啊?你们班里有没有同学欺负你?
之前看到一则报道,因为老师让孩子罚站,就跑到学校向老师兴师问罪,不依不饶,结果老师被停课检讨。
现在当老师的比较难管学生,因为学生都有家长在背后撑腰。弄不好,哪个学生告老师一状,老师的饭碗有可能都得丢。
现在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又不配合的,老师基本就放任不管了。是老师失职吗?不是啊,是管不了啊,家长总是挑老师的毛病,学生对老师又没有敬畏心,你说这样的学生谁能教的好?
所以不论在任何场合,作为家长千万别说老师的坏话。即便老师真的有错,可以直接和老师私下聊,指出老师的错误。但当着孩子的面,必须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作为家长都得听老师的,都必须尊敬老师,作为孩子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当老师的权威树立起来,至少你还能多一个杀手锏。
古代为什么老师容易管教孩子。家长带孩子拜见老师,除了要准备束脩之礼,那还要向老师跪拜磕头。家长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把孩子全权交给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家长永远是和老师站在一条战线上的。
老师有家长配合,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戒尺伺候,那是真管,是发自内心要把孩子教好。没有听说老师管的严了,家长去找老师的,那不是等于拆老师的台吗?老师在学生面前的颜面扫地,何谈威仪?多半是孩子做错了,家长领着孩子去找老师赔礼道歉的,那孩子他再不懂事,把父母搭上,他也不能理直气壮啊!所以他会比较容易认错,道理就在这里。
好的老师,好的家长是互相烘托,抬举对方。老师不可能自己夸自己,这个必须由家长来夸;而家长也不能自己夸自己,这个需要老师来夸。夸的目的不是阿谀奉承,献媚。目的是让孩子对老师和家长有一种恭敬心和敬畏心。
有了恭敬心和敬畏心,家长和老师都好管教孩子,不然家长震不住孩子,老师也管不了,孩子就完了。他天不怕,地不怕啊!到最后打骂都不管用啊!谁造成的,就是父母造成的。
3、最好的教育是用第三方,如孩子的朋友,或者他敬佩的人。
之前看到寂静法师曾经说过:父母如果有什么话,尽量不要自己说给孩子,尽量请孩子佩服或尊重的人讲出来,或者请孩子的好朋友讲出来。这样比父母自己讲出来要有效太多太多。
所以作为家长的要发现除了自己和老师以外,是否在孩子心中还有一个他认为的权威或者他觉得信任的朋友。如果有,那么家长要把这种概念和关系强化,目的是借用第三方的话语以及权威性来教育孩子。
也许当家长和老师都无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或者他崇拜的人出面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总得有一个人说话,孩子能听的进去,这样孩子就容易教一些。
如果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注意和善于使用这三个要点,相信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会容易很多。因为总有一个人能够震住他。不要等到谁都管不了的时候,那就悔之晚矣。
入小学以后,小学生的学习很是关键,因为在这个时期,是最不能掉队的时期,所以家长也会各位关注孩子,从培养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来讲,开始的陪伴是必要的,等到孩子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后,才能慢慢放手,下面学大老师为大家带来陪孩子写作业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监工式陪写作业,让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我们把唠叨型和严厉型父母陪写作业,称之为监工式陪写。家长不断催促和提醒该写作业了,就像是监工拉响开工的提示,被赶着学习,你情我不愿,再加上父母唠唠叨叨,甚至是严厉呵斥,孩子在新学期会丧失学习兴趣。
针对监工式陪写作业,其实就需要家长不当监工就好了。那么不当监工当什么呢?就当好家长,到了写作业学习的时间,家长需要做什么呢?搬一把椅子坐在书桌前,看书学习。用言行告诉孩子,你该做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事。
2、发现问题就训斥,更耽误时间
家长监督作业时,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他们似乎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了认真的辅导,但事实上,这更浪费时间。
如果孩子的作业有问题,写不出来,家长应该先停下来,引导孩子先思考、先解决。如果他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应该跳过去写他们能写的家庭作业。这不是教孩子避免问题,而是学会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业做完后,我会集中精力梳理那些我做不到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效写作业的前提。只有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独立于父母学习。
3、陪写作业有节奏,把握4步效率高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陪读作业呢?如果你想有效地陪读作业,请掌握以下四个步骤:等待、检查、总结和玩耍。等待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帮助他们检查作业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总结一天的内容和知识点,最后完成作业,安排孩子玩耍,体验亲子时光,或者让孩子好好休息。
家长对孩子做作业的陪伴,关键还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现在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家长们需要认识到在陪伴时抓的就是各项基本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让孩子品尝到好习惯带来的甜头,从而乐意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