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有效的帮助孩子把作业及时的完成?这个做法对吗

常见问题
  • 2021-11-24
  • 浏览

摘要:学习是一种智力劳动,它的成功是智力活动的综合成果,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习惯,影响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然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家长,需要明智地在孩子开始学习之时,就和学校携手,播下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

首先,家长有空可以关注和学习家庭教育,孩子小学五年级开始,还不算晚。家庭教育通常是婴儿期开始,家庭教育做的好,孩子上学后的学习基本上不用家长操心,因为孩子的大脑的开发已经可以跟得上甚至超越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求,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爱上学习。其次,父母教育孩子,主要还是言传身教。因此,父母要问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自己哪些做的不好?哪些做的还不错?我们往往对孩子期望要求甚高,却忽略了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前段时间朋友圈流行这样一个笑话: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妈妈骂为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第二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曾说:“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父母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做好自己,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努力的态度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不言之教”。最后,关于孩子的作业问题,完成作业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写作业本身就是对今天老师所讲知识点的复习、检测和练习的,家长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对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写作业要养成好习惯:

1.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写作业时旁边尽量不要放食物和玩具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放一杯水即可,文具备齐;

2.孩子要养成习惯,在学校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登记在专用的“作业登记本”上。这样不会漏写作业,孩子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和写作业顺序,家长也方便检查。要养成孩子做事学习有条不紊的习惯;

3.写作业之前,建议孩子先把今天老师讲的复习一遍,巩固记忆,小学作业很多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到,这样写起作业效率也高,不至于这不会那也不会,一个劲儿的坐那抓耳挠腮。如果有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孩子用红笔或彩色画笔标记出来,方便问家长或老师。

4.写作业的顺序安排,先易后难,先完成手写的,再朗读背诵的,最后是手工活动的作业,这样能提高效率。如果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会的,让孩子先把会的写完,不要问一题讲一题,这样孩子做作业很容易依赖家长,稍微难一点的都不愿自己思考解决,写作业的效率也低,也会养成孩子考试做题慢、做不完题的坏习惯。孩子写完一本作业,家长再给孩子检查,等孩子自己订正后,再集中把不会的和易错的讲解一遍,不要图省事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订正时要用红笔,如果学校老师没有特别要求。完成一项作业,在登记本打个勾,需要家长签名的就签上名,这样孩子还容易产生成就感,作业都在计划的进度内一项项完成。

5.孩子写作业时要注意孩子的坐姿是否端正,字体是否工整,书面是否整洁,这些习惯都会影响到孩子考试时的成绩。数学画图尽量用铅笔和直尺画,既美观又便于订正。如果孩子作业比较多,中间要让孩子吃饭或补充能量和水,适当的休息十分钟。做一名称职的家长绝不是一件轻松而简单的事,它实质上是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劳动。它不但要负责孩子的安全、吃喝拉撒、休息、娱乐,而且更重要的是负责对孩子的教育(看起来很简单的教育,实际上要掌握很复杂的一门知识—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所以一旦孩子送入学校了,好多家长(尤其是母亲)会从心中产生一种解脱感,他们认为: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了,现在自己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是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家庭教育,永远是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法替代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父母仅仅是开始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实践和学习。


& & 学习是一种智力劳动,它的成功是智力活动的综合成果,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习惯,影响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然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家长,需要明智地在孩子开始学习之时,就和学校携手,播下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
& & 对孩子来说,完成家庭作业,是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它是反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回到家,第一件事应是完成当天的作业,切不要因为一般的原因更改它。做作业时,要像上课一样严格,不说话、不玩耍、不吃东西、不离位,更不能看电视等,完成作业要一气呵成,做完后要认真检查,不能满足于做完了事。做完了作业,要收拾好书本、文具、装好书包。
& & 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培养其学习积极性。课外,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看书,养成事事动脑、动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 & 孩子成长的实践证明,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从小学习就比较吃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有许多学生的学习就越来越困难,甚至成为孩子望尘莫及的事了。

& & 因此,关心、重视和帮助孩子学习既是老师的职责,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有义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孩子的成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