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进了成都某大学。送别的情景永远留在我记忆的心田,至今还是那样的清晰难忘。
7月份刚接到录取通知书,为了享有折扣我提前订好了去成都的机票,至此,每天研究成都的气候饮食、关注科大的贴吧、军训的注意事项、大学新生各方面注意点等,成了我暑期每天的例行功课。
随着开学的日益临近,我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孩子到校要用的生活用品:小到针线包,小夹子,小绳子,垃圾袋,衣裳撑,插线电板,风油精,大到四季服装,蚊帐凉席、床上被褥,我尽可能地考虑着物件的周全详细。
每想到一个新物件就用手机记事簿当即记下来,搞得同事和好友们都笑我傻,和我开玩笑说,当心搞成民工进城了,学校什么都有,何况成都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带足钞票就行了。
然而我总觉着花费时间精挑细选挑来的东西才放心舒坦,我精心准备着的各种物件最终装了满满五大蛇皮包,花了近四百元到校的申通快递费,算好日子,确保人到行李到,才算安心。
开学前几日,儿子总是不经意自言自语地念叨:“走喽,走喽,真的要走喽,时间多快噢!一眨眼真要走了吗?真的要走喽!!”
我明白这小东西心里实在是惶恐加茫然,也难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离开过我,更不要说一下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独自生活了。
送他上大学的日子很快到来。
“有些孩子上大学后很少主动联系家长,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名家长问。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以下这三个原因,各位家长可以了解一下。
(一)是这个孩子性格和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孩子很恋家,即便走得再远,也会牵挂家中的双亲;有些孩子的心态则不一样:如果这种孩子是鸟儿,那么大学就是他们的天空,他们对天空的眷恋远远超过生养自己的“鸟巢”;如果他们是风筝,他们就想越飞越高,而不想受到父母的束缚。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大学生经历了整整15年的监管,他们有了一种龙游大海,鸟赴天空的那种感觉,所以一些大学生很少甚至从不主动和家长联系。(二)刚进入大学,刚成为大一新生会有一段忙碌期。
据很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介绍,他们考上大学的刚开始一段时间都挺忙的:他们要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如果当上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的话,琳琅满目的活动让他们忙成陀螺。这些大学生用日理万机来形容可能有点夸张,但他们基本上时间是不够用的。所以,无论是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还是应付诸多大学里的活动,都需要花时间。当孩子忙完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他们还有一些孝心的话,应该会主动联系家长,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三)进入大学之后有了不良嗜好,懒得联系家长。
有些大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比如对某种网络游戏有浓厚的兴趣,而中学阶段他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约束,所以很难在玩网络游戏方面能做到“尽兴”。但是到了大学,约束他们的人就几乎没有了,所以有些大学生把大把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一旦他们对类似网络游戏之类的不良嗜好上瘾了,那么家长就别指望孩子在课余时间主动联系家长,如果他们真的有“主动”联系家长的话,估计是让家长往他们的银行卡上打钱罢了。
同时,这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挂科的概率很高,毕业后可能会因为学分绩点上的不足而拿不到毕业证或者学位证,再或者在大学四年表现平平,英语四六级证书懒得去考,其他就业必备的“硬件”也懒得去争取,那么这种大学生就算顺利毕业之后,也有可能一毕业就失业。对于这种孩子,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想办法动员孩子远离不良嗜好,以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为重。
当然,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家长也步入中老年阶段,孩子上大学之后到底是“龙”还是“虫”,差不多已经定型了。作为家长,我觉得与其期待养儿防老,与其期待孩子给你打电话,还不如关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照顾好自己,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更不会因为孩子不主动联系自己就生闷气。一个人,活得乐观一些,对孩子、对自己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