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认识时间。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家长可将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融入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如陪孩子一起看日出日落,起床,吃饭,睡觉等行为。
孩子的时间概念,让孩子感受日常生活节奏,并适当结合图片影像的方式,带孩子领悟大自然的时间规律。
二、引导孩子守时。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约定好具体时间的活动安排,然后如期履行,提高孩子的守时意识;在学校生活中。
比如说准时接送孩子,准时去参加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也能引导孩子重视时间。
三、提高孩子做事效率。
在孩子做事前,引导他们先做好计划列表,在行动的过程中保证他们不拖拉,从而提高办事效率,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懂得如何利用和节约时间。
四、让孩子佩戴手表。
手表能让孩子们提高自制力,它时刻提醒着孩子们,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失。孩子的时间概念可以通过手表的佩戴,方便制定好平时作息时间的具体方案,从而更好地去利用时间。
一旦孩子们养成了正确的时间观念,他们会开始学会怎么自我管理,提高自控力与办事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的任务,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事业上都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多建议,少强制
家长的态度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很重要,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好声好气的打商量,孩子可能会听进去,但是如果动不动就摆家长权威,那么对不起,孩子逆反心一起,网络依赖真的就可能变成网瘾了。
2、理清上网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上网处理孩子上网问题的依据,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行动方案。对于网络依赖的孩子,大多是出于好玩,上网是他们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是不是可以先完成作业后再玩;如果孩子是因为觉得学习太困难不想做作业而逃避去玩游戏,那么家长就需要和孩子一起找出在学习上到底存在什么困难,将孩子从鸵鸟心理中拉出来,否则正如我在讨论的,孩子不但会发展成网瘾,还可能出现厌学情绪。
3、让孩子制定上网的目标
让孩子在上网之前自己想想,上网是想要干什么,将具体要完成的事项在纸上用笔列下来,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上网行为都是在干些什么,还能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避免孩子在网络上乱逛浪费时间。
4、让孩子对上网限定一个时间
孩子上网多长时间比较合适,这个问题如果让家长来给出答案,那么孩子心理很难认同,即使时间到了也会磨磨唧唧不下来,但是如果让孩子自己在上网之前确定一个上网的具体时间,到时间后家长来提醒,孩子处于面子会更爽快地离开电脑。如果孩子在自己限定的时间内不下来,可以用话激孩子,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度,不然效果也会使得其反。
当孩子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已经超出你的预期,可以尝试对孩子的网络依赖行为进行引导了,从上网时间和上网目标上进行引导,能有效将网络依赖关在笼子里,避免朝网瘾方向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