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上海升重点中学 14.小马过河

常见问题
  • 2023-09-19
  • 浏览

摘要:一.疑问导入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师板书,生齐读。2.针对课题提出疑问。3.指名回答,师随机贴上板贴。二.整体感知1、按自读

一.疑问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师板书,生齐读。

2.针对课题提出疑问。

3.指名回答,师随机贴上板贴。

二.整体感知

1、按自读要求整体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②思考填空:一天,老马让小马&&&&&&&&&&& 。可是,一条河&&&& 小马的去路。&&&&&& 告诉他&&&&&&&&&&&& 。可是&&& 又告诉他&&&&&&& &&&&。两个人不同的说法让小马感到&&&& 。后来,小马听了&&&&&& 的话,他&&&&&& ,发现&&&&&&&&&&&&&&

2、交流填空。

3、学习生字:驮、磨、坊(多音字)、挡、伯、浅、试、既

三、细读课文1-3自然段,学习朗读,指导讲故事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棚”

2、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生字

2.读词语

3.指导书写

1)出示“愿”、“意”,交流关键笔画

2)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3)师巡视,及时评价

板书设计:&&&&&&&&&&&&&&&&&

14、小马过河

为什么过河?&&&&&& 送麦子&&& &&&&&&

怎么过河?&&&&&&&&&&

过河了吗?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刻、突、唉”3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该、刻、突、掉”4个汉字。

2、能根据提示语分角色读出小马、老牛、松鼠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尝试用上提供的词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小马过河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语

2、引读第1-2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小马为什么为难

2、学习4-5小节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2)交流出示

3)指导朗读与老牛的对话

4)引读第5节,指导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2、学习第6

①出示练习册练习说话

②学生字“叹” “唉”

三、指导讲故事

尝试运用“突然、拦住、吃惊”说清故事的经过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14、小马过河

为什么过河?&&&&&& 送麦子&&& 挡住&&&& &为难

怎么过河?&&&&&&&& &&& 老牛&&&

&&&&&&&&&&&&&&&& &松鼠&&& &&& 为难

过河了吗?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蹄”。会写“四周、伯伯、立刻、突然、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8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语分角色读出小马、老马、松鼠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尝试用上提供的词语、句子,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

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

1、分角色读第7自然段。思考:妈妈有没有直接告诉小马能不能过河?她要求小马怎么做?

2.学生交流

3.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1)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学生交流,理解“难为情”

三、总结,升华主题。

1.小马第一次没有过去的原因让我们明白了:遇事动脑筋是多么重要啊!

2.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来说一说

3.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办的?

四、参考练习册上的三句话,尝试完整地讲故事

五、指导书写本课词语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内容,向父母讲述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明白的道理。

板书设计:&&&&&14、小马过河

为什么过河?&&&&&& 送麦子&&& 挡住&&&&& 为难

怎么过河?&&&&&&&& &&& 老牛&&&

&&&&&&&&&&&&&&&&&&&&&&&& 松鼠&&& &&& 为难

过河了吗?&&&&&&&&&&&&&& 妈妈&&& 自己动脑筋,去试一

&&&&&&&&&&&&&&&&&&& 既……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