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没有一个地方,比上海还“户口达尔文主义”

常见问题
  • 2021-12-14
  • 浏览

摘要:拿到上海户口的确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如果从上海这个城市的角度而言,这个政策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毕竟如果所有外地人来都可以照单全收的话,上海这个时候的房子应该已经成为另一个香港了。

大家好,这里是在上海长大,户口在安徽的菲比。

今天的推文,我们要来聊一聊——

“户口达尔文主义”。

我在上海住了14年,以安徽的户口。

你可能不知道,上海户口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外省人拿到上海户口,又有多么难。

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年级四个班,一个班30个人。一班、二班、三班,都是上海本地户口,而四班,30个人,全是外地户口。所以我所在的班级,有江西人、安徽人、福建人、山东人……来自全国各地。你可以在这里听到带着各种方言的普通话,却唯独听不到上海话。

&

我的语文老师,同时带着二班和四班。她是一个很地道的上海人,染着黄色的中短发,一身搭配常常是短袖上衣加半身长裙,是现在很时髦的撞色系。她有时会很骄傲地向我们说,自己的女儿去了日本留学。

两个班到底有什么差距和区别呢?她从来没和我们说过。她只是上课的时候讲课讲到一半,或者布置作业的时候,和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上海人帮你们提鞋。”

我现在觉得有点搞笑,因为“提鞋”是很莫名其妙的说法,有种梦回民国的感觉。不过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很流行的词汇吧,象征着打心底认定的高贵地位。

她的确是我迄今为止,遇到最可爱的上海人了。

在“你是什么垃圾”之前

在“你是什么垃圾”流行起来之前,“你是什么人”最先在上海掀起狂风暴雨。

那个时候非常流行一个词,叫——新新上海人。

“上海人”,指户口就一直在上海本地的,颇有点“原住民”的意思。

“新上海人”,就是后来经过努力,将户口转到了上海的外地人。

“新新上海人”,大概就是新世纪居住在上海的新生代。

班主任告诉我们说,现在我们都是“新新上海人”,不过上小学的我没听懂,我只是疑惑为什么有两个“新”,很拗口。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毕竟老师也没给我准确答案,年纪太小的我也理解不了。

搞懂垃圾分类之前,先搞懂户口分类。

如果没有上海户口,那么你就只能在上海读到初中,不能参加中考和高考。上海的考试题虽然并不简单,但上海的考试压力和竞争普遍比其他省份来得小,这也是为什么上海户口很值钱的原因之一。

所以,其实也没几个人想当上海人,大家只是想要上海户口而已。

开放的上海,对谁开放?


而外省人拿到上海户口有多难呢?我们看一下的最新政策——

第一类

外地人考入上海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等且满足用人单位落户条件的可直接落户。

第二类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可落户。

1、居住证满7年

2、积分120分+

3、买房

4、社保职称缴纳满7年,可以累积

5、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条件

6、无违法生育

7、无犯罪记录

8、税单必须满7年

9、拥有有上海认可的中级职称、或者等同于这样的资格证社保缴纳基数连续3年是上海平均的2倍。

第三类

满足上海落户新政的5类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分析按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管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

拿到上海户口的确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如果从上海这个城市的角度而言,这个政策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毕竟如果所有外地人来都可以照单全收的话,上海这个时候的房子应该已经成为另一个香港了。

&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指责它不合理,但在地方保护政策下的优胜劣汰始终会让我感到不舒服。

我现在在北京。次卧合租者是一位男生,从上海来北京出差了半年,他的上海户口,的的确确是自己挣过来的。

——你是上海本地人吗?

——不是,我家搬去那儿了。

——那你是户口迁过去了是吗?

——嗯,是的。

——厉害厉害。

——其实也还好,只要你留学回来就很容易拿到。

——你在上海买房了?

——嗯,静安区。

户口达尔文主义

其实一开始写这篇文章,想写的是“户口沙文主义”,但好像过于偏激。上海的户口制度实际上体现的是地方保护政策和地方发展战略,没有人能指责它不合理。就像达尔文主义一样,顺应自然,物竞天择。只是以安徽户口在上海居住了14年的我,依然觉得有些事,以“利弊”来论未免太过锋利。

我依然很佩服上个世纪就前往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毕竟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成天想着养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