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是什么

常见问题
  • 2024-09-28
  • 浏览

摘要:【引言】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是什么?答案全面整理,获取有用知识“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内容如下: 本文目录一览: 1、642座城市零门槛落户!发改委点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

【引言】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是什么?答案全面整理,获取有用知识“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内容如下:

本文目录一览: 1、642座城市零门槛落户!发改委点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
4、你好,就是现在成都户口政策是不是没变? 642座城市零门槛落户!发改委点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新型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2023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文件覆盖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

《任务》指出,2023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户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从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再到2023年“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最终到2023年政策明确落地。

截至2023年,全国城市数量为672座,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达到30座。换言之,2023年642座城市将全部实现“零门槛落户”。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逐步放松落户限制的同时,要加快建设补齐公共服务,这也可以有效防止推进过程中城市公共资源出现挤兑。”

可以说,这一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任务清单,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趋势。除了政策“分步走”,今年的《任务》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任务》指出,2023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新华社

“零门槛落户”时代到来

2023年,除超大、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外,其余城市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根据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目前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Ⅰ型),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共30座。

具体而言,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6座城市,特大城市包括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10座城市。大城市(Ⅰ型)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14座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杨舸看来,将户籍作为福利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过往上演的城市“抢人大战”就反映出部分城市将户籍作为福利的观念,只有将户籍制度与就业等政策脱钩,剥离各类隐形门槛、前置条件与附加条件,“零门槛落户”才能真正落地。

与2023年相比,今年的《任务》还尤其强调了租购同权。《任务》指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杨舸认为,这一政策与“房住不炒”的关联颇深。目前,之所以部分地区仍倾向于以住房作为考察标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共资源过于稀缺。例如《任务》强调,2023年要支持有条件地区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针对的就是相对稀缺的学前教育资源问题。

“其实,租购同权不算新提法,但执行难度实则不小。一方面,租房凭证的规范化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形下,如租客办理业务需房东配合提交房产证复印件等,房东可能存在不配合的情况。未来,在租购同权的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细则仍有待调整和完善。”杨舸说。

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自由流动”意味着,既要尊重外来人口流入,也要尊重外来人口回流。对此,《任务》对不同层级城市的协调发展均作出安排。根据《任务》,在城市中,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在县城里,要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

“愿意留在大城市的,支持留下来。愿意回小城市发展的,也为他们托底。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安居乐业。”杨舸说。

今年都市圈新点名成都

都市圈发展仍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任务》提出,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曾提出,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对比来看,今年南京“不见了”,而新点名成都。

目前,南京都市圈规划工作已取得突破进展。近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要求,《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由江苏省 *** 、安徽省 *** 联合印发,即将面向社会全文公布。

就成都都市圈而言,去年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消息将众多目光聚焦于成渝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都都市圈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并不冲突,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例如,从外部看西部仍然由“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共同支撑区域发展。从内部看,仍需要核心城市以都市圈为尺度继续做大做强。

此次除了成都都市圈新被提名,西安都市圈也连续两年被点名,也可以看出近年推进西部核心城市都市圈发展的力度。

成都都市圈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近年四市GDP总和占四川省近半壁江山。今年3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表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就是成都都市圈建设。2月《成都都市圈规划协同工作机制》正式出台,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已在路上。

西安都市圈也在稳步推进,此前围绕西安曾提出“大西安都市圈”“西咸都市圈”等多个概念。当下“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已写进陕西“十四五”规划,并划定西安都市圈“一核一轴、两翼三区、多组团”发展格局。据了解,《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推进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批复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都市圈在今年继续被强调,且放在表述的第一顺位。2023年福州首次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丁长发表示,这表明福州初步具备了发展都市圈的基础。今年1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通过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划定了都市圈的具体范围。

丁长发告诉记者,近两年对于福州都市圈的大力推动,需要结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理解。在“十四五”规划中,此前“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表述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首次提出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新提法则强调了粤、闽、浙三省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间,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城市作为支撑。”丁长发表示,福州都市圈意在不断提高福州首位度。

此前,福建拥有三座强市,包括省会福州、经济规模最大的泉州、高新产业发展相对优势的厦门,共同支撑起福建作为全国GDP第七大省的地位,目前福州都市圈发展率先得到有力支持。

“福建也在全力支持福州申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随着福州都市圈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丁长发表示,当下福州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立稳脚跟,“仍需在科教基础、营商环境、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这些城市最受益!

本文系原创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4月8日,发改委印发《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城市人口新一轮洗牌开启,哪些城市有望跻身其中?

01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零门槛落户,不是第一次出现。

一年前,2023年3月,发改委发布通知,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的大门从中小城市开启。

如今,时隔一年之后,发改委下发文件,正式取消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放宽500万以下人口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80%以上的城市都将被覆盖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发改委出台《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宽落户限制。

显然,“零门槛落户”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户籍将不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门槛,抢人大战无疑将会更加白热化。

事实上,省会城市的“零门槛落户”第一枪已经打响。

2023年3月,石家庄率先取消落户限制,不再设置任何障碍,只要凭借身份证和户口簿即可落户。

紧接着,4月初,杭州升级人才政策,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大专以上学历可零门槛落户,再度将抢人大战推向 *** 。

零门槛落户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城市人口流动形成新一轮洗牌。

02

中国城市层级:

谁是大城市?谁是特大超大城市?

根据发改委文件,2023年将全面取消I型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宽II型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那么,在中国的城市层级中,哪些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又是特大超大城市?

先说明一点,衡量城市层级,看的不是全部的市域人口,而是城区人口。这里的区别在于,市域人口是就全市所有常住人口而言的,而城区人口则只包含市辖区的城镇人口,下辖县镇不在其中,农业人口也不在其中。

根据中国城镇层级标准,以城区人口来衡量,1000万以上属于超大城市,500万以上属于特大城市,300万-500万之间属于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属于中小城市。

这是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层级分布:

不难看出,目前全国超大城市只有北上广深,特大城市则包括武汉、重庆、天津、成都、武汉等10个城市,I型大城市则包括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等13个城市,II型大城市则包括乌鲁木齐、石家庄、福州、珠海、兰州等65个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特大城市(城区500万-1000万):武汉、重庆、天津、成都、东莞、南京、郑州、杭州、长沙、沈阳。

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大连、合肥、昆明、太原、厦门、南宁、苏州、宁波。

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无锡、兰州、洛阳、惠州、温州、呼和浩特、唐山、佛山、海口等。

由此可以判断,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宽落户限制。

武汉、重庆、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可放宽落户门槛,青岛、长春、济南等城市则可全面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而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佛山等地则可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03

哪些城市有望“零门槛落户”?

在二线城市里,石家庄已经打响”零门槛落户”的第一枪。

石家庄为何敢去尝“零门槛落户”的头啖汤?除了抢人和稳楼市的双重考虑之外,更重要的是,石家庄常住人口虽然破千万,但城区人口不足300万,属于II型大城市,符合“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要求,零门槛落户可谓名正言顺。

除了石家庄之外,还有哪些城市符合这一标准?

根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要求,全国共有65个I型大城市符合这一要求。

这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海口、呼和浩特等二线省会,也包括无锡、佛山、常州、烟台、珠海、温州、洛阳、唐山等强经济城市,还包括以保定、绍兴、惠州为代表的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

至于城区常住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则于2023年3月已经正式放开落户限制。这相当于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

换句话说,未来,全国将有超过80%的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将覆盖除了北上广深杭成渝等一二线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

04

城市分化:

一线严控,二线松绑,三四线大开落户之门

以零门槛落户为标志,中国的人口政策正在出现分化。

在中国城镇化的第一阶段,大量农民工进城,几乎所有城市都获得外来人口的涌入,因此强化户籍门槛,成为几乎所有大城市的标准动作。

如今,城镇化进入第二阶段,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愈发清晰。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出生率开始不断下滑,劳动力红利和人口红利都不复存在,各大城市对于人才乃至人口的需求都极为迫切,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正是大势所趋。

不过,即便如此,在一线、二线以及三四线之间,人口政策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一,三四线全面松绑。根据规定,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而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之间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其二,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根据规定,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目前,大多数二线城市均已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而杭州西安等地更是放宽了大专生的落户限制,石家庄则是零门槛落户,这意味着户籍的含金量越来越弱,抢人大战需要新的筹码。

其三,一线城市仍在严控,但京沪与广深走势分化。北上广深都有人口天花板的约束,但北京上海基本已经触及天花板,而广深还有较大空间。所以广州深圳纷纷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而京沪依旧门禁森严。

不过,广深的落户大门只向高学历和技能型人才开放,普通外来人员想要落户,只能通过积分入户等渠道,名额相当有限。

05

户口越来越不值钱了

曾几何时,到大城市落户曾经是许多人的奋斗目标。如今,当一众大城市大开户籍之门时,很多人都开始犹豫了。

其一,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并不一定能吸引到人口流入。城市越有吸引力,户籍门槛无论多高,都不会挡住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相反,城市如果没有吸引力,即便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恐怕业难以 *** 人口流入。

其二,在未来的人口争夺战中,户籍这个武器或将失去用武之地。因为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都能放开放宽落户限制,那么“零门槛落户”或将成为一众二线城市的共同选择。你能放宽我也能放宽,你能零门槛我也能零门槛,抢人大战将失去最重要的户籍筹码。

其三,80%以上城市的户口,将会越来越不值钱。对于部分二线城市以广大三四线城市来说,户籍本身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弱。当人口大量流出时,即使放开落户门槛,也不会有太大意义。显然,户籍只对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有强大的附加价值。

其四,一线与强二线,户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低估。不用说与户籍捆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福利,在楼市调控中,户籍仍是限购的主要判断标准,有户籍上海外地户口在怎样落户undefined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房票,这种利好显而易见。

-部委定调!2023年这些城市都要“零门槛落户”

十四五开局之年,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加速。

01、零门槛落户,即将遍地开花。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3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这背后,有三大信号值得关注:

其一,绝大多数城市都必须“零门槛落户”,不再存在弹性空间。

除了北上广深、成渝宁杭武汉长沙等20多个重要城市之外,其他城市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即将成为标配。

注意,这一次的关键词是“落实全面取消”。

在2023年重点任务中,相关表述还是“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从“督促”到“落实”,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全力加速,全国200多个地级市都必须取消落户限制了。

其二,文件提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

这意味着房子在落户中的含金量不复存在。无论有房无房,只要有合法稳定居所,都能作为落户的凭借。

至于户口,完全可以放在街道公共户上。

房子,不再与落户捆绑,堪称巨大的跨越。但房子仍然与教育等利益相捆绑,学区房的长盛不衰,短期恐怕仍然无法逆转。

其三,都市圈、城市群内,社保缴纳年限、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这无疑将提高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吸引力,这也是都市圈同城化的巨大跨越。

目前,苏州已经开始探索长三角地区社保居住年限互认,未来如果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均能参与其中,将会减少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障碍。

02、哪些城市必须“零门槛落户”?

根据文件,零门槛落户城市,限定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注意,这里的人口是以“城区人口”来界定的,而非全市常住人口。

城区,严格定义是“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 *** 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城区人口,不包括县域人口和农村人口,因此比常住人口要少很多。

一些常住人口破千万城市,诸如石家庄、哈尔滨乃至南阳、临沂等三四线城市,由于县域、农村人口过多,城区人口还不到500万,达不到超大、特大城市的标准。

根据中国城市规模评级体系:

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

500万-1000万之间的属于特大城市;

300万-500万的属于I型大城市;

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

低于100万的则属于中小城市。

换言之,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统计年鉴,目前,我国有6个超大城市、10个特大城市、14个I型大城市,超过60个II型大城市,以及数百个中小城市。

北上广深津渝为超大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紧,津渝为一档,广深为一档,京沪为一档。

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为特大城市,可以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可试行放开郊区落户。

苏州(城区)、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为I型大城市,可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离零门槛落户只有一步之遥。

贵阳、南昌、兰州、常州、温州、唐山、呼和浩特、洛阳、徐州、烟台、海口、襄阳等60个城市,位列II型大城市,属于“零门槛落户”之列。

至于常德、新乡、辽阳、黄石、衡水、阳江、永州等中小城市,早就在全面“零门槛落户”之列。

未来,在中国200多个地级市里,户籍制度将会“名存实亡”,落户全面放开,城市竞争迎来新阶段。

03、零门槛落户,会不会 *** 房价?

对于限购城市来说,零门槛落户,相当于释放了足够多的房票,让无数人得以直通售楼处。取消落户限制的能量自然可以想象。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零门槛落户”城市,影响相对有限。

这些城市要么限购门槛极低,要么根本就没有出台限购政策,即使零门槛落户,对于楼市的 *** 效应也相对有限。

截至目前,我国只有几十个大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做任何调控,这些城市试图通过落户来 *** 楼市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超大特大城市,一旦寻求机会松绑落户,影响就不容忽视。

目前,以广州、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正在探索“放开郊区落户”,还有一些城市,开始试行都市圈内社保、居住年限互认,其影响值得持续追踪。(参阅《放开郊区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又开始抢人了》)

04、不是每个城市的户口,都有同样的含金量。

中国目前的抢人大战格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线城市争抢高端人才,二线城市争抢人口,三四线城市户籍早已失去含金量。

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当大多数城市都零门槛时,所有城市又会回到同一起跑线。

“零门槛落户”不再是抢人的利器,能不能抢到人,看的还是城市自身的基本面。

事实上,这两年,广东已经放开除广深之外的落户限制,山东也放开了除济青之外城市的落户限制,广西全区14市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海南基本取消全省落户限制,石家庄、南昌等省会也基本接近零门槛落户。

如果说放开落户,在户籍门槛森严的过去还有抢人之效。如今,多数城市户籍门槛形同虚设,通过“零门槛”来抢人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但是,不放开落户,晚一年放开落户,都有可能在人口竞争中处于劣势。

你好,就是现在成都户口政策是不是没变?

新年还没开始,各地抢人大战已经打响。

仅在上个月,包括桂林、晋江、呼和浩特、南宁、保定等在内约25城均发布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政策。

在更早之前,西安甚至创下一天落户8000人的战绩。从零门槛落户到撒钱补贴,一二线城市已经从抢“人才”进化到了抢“人”,落户门槛一低再低。

作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成都在抢人大战中却长期处于中游水平,暂时落后于西安、杭州、重庆、长沙等城市。

数据来源于国民经略

七普之后,成都已经意识到,政策再不给力点,人口新增真的hold不住了。

所以就在上周,成都印发了关于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全面放宽落户限制,提前打响2023年抢人大战。

在最新公布的落户政策中,重点放开了专科落户限制,并且放开了投靠落户,对很多受限于资格与顺位的人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具体到新政策的内容,最重要的变化有一条:

大专落户成都

1,全日制大专生毕业且35岁以下,立马可以落户东部新区或近郊;

2,还可以把户口从东部新区或近郊区转到主城区,只需要在主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老5区)有单位社保;

最新!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出炉!

大专可直接落户近郊区后,中心城区房票将大大增加;

关于学历落户的政策沿革,过去规定往届大专生只能落户远郊区,实际操作中,再通过平迁获得一二圈层的户口。

大专应届需要缴纳一个月社保,大专往届生只能落户远郊,然后再根据社保情况来平迁,这个周期至少都是1-2年。

但这次新政出台后,大专生只要35岁以下,可以直接落户近郊区,而且在政策上允许从东部新区、近郊区转到主城区。

这将大大增加成都主城区房票。联想到2023年,成都摇号人数大幅下降,三倍熔断项目仅占全年取证新盘的7%左右,摇号人数超1000的项目仅有25个。

2023年摇号人数超1000人的新盘

在主城和近郊大专落户放开后,通过调整社保(换工作、挂靠等),直接刚二变刚一。

比如,公子羽户口在绵阳,全日制大专毕业往届生,在武侯区工作并缴纳社保3年,现在他想要购买天府新区的房子。

公子羽换工作到天府新区,并由该公司出具了劳动关系证明。然后,张三通过大专学历落户到双流,再通过工作调整将户口平迁到了天府新区,最终具备了刚一资格。

多数人目前买房的痛点就集中在顺位上,从过去的资格竞争演变为顺位大战,各个区红盘的争夺焦点实际就是刚一之间的竞争。

如果要加入红盘摇号,首先就要获取楼盘所在限购区顺一资格,很多人空有几年社保,但是缺乏该区户口,只有刚二资格,坐看红盘空流泪,现在可以通过这个操作逆天改命。

有两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也一并解答了:

一、投靠是否能获取购房资格?分三种情况:

1、父母系外地(成都市行政区域以外)户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我市的不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2、父母原系本市户籍居民因投靠子女进行全域迁移的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3、父母原系外地户籍通过购房、学历入户、离退休等原因入户成都,后因投靠子女进行全域迁移的,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二、落到近郊区再平迁其它区域有什么限制要求?

市域内户口迁移,对户口迁入成都的时间长短、迁入成都的入户原因、住房面积大小等没有限制条件;

从这次落户调整中,能很明显看出来,在降容、中优政策下,引导人口向近郊区外溢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到底应该落到哪个区,除了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半径,最后还是要看房价的脸色,建议根据自己预算谨慎选择。

优先推荐落户的区域是高新南区;

高新南作为发展最成功的新区,拥有最好的城市界面,同时也是产业、人口较为密集的新区。

成都两大豪宅区,其中的金融城就在高新南,目前也是成都房价天花板。

从限购规则的角度来看,高新南能够买除近郊五区外任何区域,唯一的问题在于,高新南内部供应太少,买新房太内卷了。

其次推荐成华、天府新区,供应相对较大;

五城、天府新区,是成都土储最丰富的两个区,除非你是极致刚需,要去近郊抢为数不多的红盘,否则都建议落这几个区域。

从去年的供应情况来看,天府新区和成华区供应量最大,合计达到25宗,推荐预算在300-500万这部分购房者可以考虑落户。

图源CRIC研究年报

近郊区只适合刚需,但目前价格也是普涨;

近郊区双流、郫都、温江、龙泉驿房价已经在上一轮补涨中处于高位,性价比并不高,去年几个红盘开完后,目前在售项目均价基本都在1.6万/㎡以上,比如下面这几个:

人工统计,仅供参考

相对而言,北门虽然不太招人待见,但确实是目前门槛较低的区域,比如今天上午取证的汇景新城,清水均价7600元/㎡,紧挨地铁3号线,上批次也是三倍熔断项目。

建议预算有限、通勤要求不高的购房者可以优先考虑,但一定要是沿地铁3、5号线的地铁房,大丰、毗河、成都医学院等板块均可。

大的调整应该不会出现,目前成都政策收紧空间有限,可用的调控工具实际在去年基本都用了一遍。

比如放款时间延长、利率提高到全国第一、三倍熔断顺位制度、双限地、指导价等等,今年成都楼市再起风浪的概率极小。

中指研究院整理

与之相反,全国楼市在这一轮调整中,整体都较低迷,反而会在一些细节方面,解决合理的购房需求,避免政策误伤。

这次对落户政策的调整实际也相当谨慎,核心区5+2没有太大变动,对投靠落户购房也未放开。

不过小的政策红利还是会释放,比如这次对专科落户,就放开了近郊区,各位可以随时关注我们,有类似的政策红利,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哦~

【综合】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是什么?读完后秒懂了,更多关于“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是什么”的知识关注我们:https://www.mvt360.com/

成都政策实时更新:

【落户条件】2024年成都落户条件新规是什么?(已更新最新政策)

【技能落户】成都技能人才落户工种名录?技能证书软过?

【三无落户】成都三无落户需要花多少钱?3无落户跟正常户的区别

【提前退休】社保提前5年退休怎么办理?50岁退休条件(全国可办)

【成都法拍房】成都法拍房怎么买?2024法拍房最新房源undefined(代拍服务)

标签: 成都零门槛落户政策


推荐阅读

落户西安再回成都?成都户口迁回成都

2023-02-120

博士生在成都工资?博士生在成都工资高吗

2023-02-130

天津落户成都找工作?外地工作落户成都

2023-02-130

博士购房成都?成都博士购房补贴

2023-02-130

成都满90平落户政策?成都不满90平米房屋落户

2023-02-130

成都积分落户如何落户?成都怎么积分落户

2023-02-130

精准医疗落户成都条件是?成都技术落户条件

2023-02-130

德国pm在哪几个国家直销?德国pm在哪几个国家直销店

2023-02-130

最新文章

成都社保查询缴费地 成都社保查询缴费地址在哪里

2024-07-070

结婚证落户成都的条件和要求 成都户口登记结婚

2024-07-070

成都跨区累积社保 成都跨区累积社保怎么交

2024-07-071

在成都购买社保怎么查不到 成都社保无法查询

2024-07-071

成都健康管理师能落户吗 成都健康管理师证书有用吗

2024-07-071

上海落户审批 上海落户审批进度查询

2024-07-071

网站分类

成都落户成都社保成都购房成都上学直播垫款关于我们

热门标签

成都 (7)未知 (7)成都天府新区落户 (5)成都人才落户 (5)成都落户 (4)成都购房落户政策2017 (3)成都本科落户代办 (3)成都研究生落户政策 (3)迪士尼落户成都 (3)成都小孩落户 (3)成都先买房还是先落户 (3)成都学历落户社保 (3)成都落户区 (3)成都外地车落户政策 (3)成都积分落户 (3)户口在成都 (3)成都法人落户 (3)成都落户购房 (3)父母户口不在成都 (3)成都本科落户居住地登记 (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