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圆锥贯穿体大的外形轮廓和结构穿插关系,要注意圆柱体的透视变化。
2.确定明暗交界线的位置,画出暗部和投影的基本色调。
3.画出由暗面向亮面过渡的中间调子和背景,初步确定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
4.丰富画面明暗调子层次,使造型逐步立体起来。
5.深入刻画圆锥贯穿体的明暗对比关系和虚实关系,强调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圆锥贯穿体完成稿
圆锥贯穿体的表现要点
画圆锥体底边弧线时,要考虑到圆形切面的透视变化。
1 朱德群独特的东方抽象风格
作为朱德群的昔日同窗,吴冠中曾这样描述友人的作品:“远看像西洋画,近看像中国画。”朱德群笔下的色块和几何线条,流露出抽象表现主义的意味,而他笔下雄伟壮丽的山峰和河流,则又让人想起中国北宋山水画的风格。
\朱德群(1920-2014)《晴》,油彩 画布(二联作),每联:162 x 130 cm. 整体:162 x 260 cm. 1982年作,估价:25,000,000 - 35,000,000港元。将于11月23日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晴》以蔚蓝为主调,随艺术家安排的光影流动,幻化出细致多变的深浅蓝调,让观者穿梭于艺术家所释放的写意心象,遨游在海天一色之间。朱德群对蓝色有一种几近崇拜的欣赏,他认为“蓝色调是大自然中最有气魄的色调。”蓝色在画布上唤醒大自然的大气万千,仿佛水气氤氲的苍穹天域,又似波澜壮阔的碧海青天。
此作中的每片油彩、每笔线条均经朱德群精心布置,艺术家希望以颜色和光源来拓宽人类的视觉认知,在创作中重新组织油彩肌理与色块等不同绘画元素,形成观者前所未见的层次与关系。此外,朱德群还独创出一种半透明的颜料,它集西方油彩丰富的颜色与东方水墨轻透的质感于一身,将其运用在画布中特定的位置,可以创造出一种独有的空间距离感,带给观者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作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始的《晴》,实乃朱德群艺术成就开创崭新境界的最佳见证。
《晴》不仅展现了自然世界中的万象百态,更史无前例地以西方媒材表达出东方山水写意概念——深远。“深远”不单描述了画面中空间的关系,还表达出一种意境,经艺术家的巧妙处理后更升华为一种抽象精神。拍卖市场上极少见尺寸如此巨大的单色碧蓝双联作,足见艺术家在此间倾注的心血。
2 朱德群的画作重现童年时代家乡的山水
朱德群出生于安徽,而该省是天下闻名的黄山所在地。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山上的松柏依嶙峋绝壁而生,此种景象是众多古典画作和诗歌的题材。
\朱德群(1920-2014)《无题》,水墨 纸本,35 x 46.5 cm. 1992年作。估价:150,000 - 250,000港元。将于11月24日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下午拍卖”呈献
朱德群的祖父热爱收藏画作和诗集,正是家中丰富的艺术藏品,让朱德群在传统书法和水墨画的历史中深受熏陶。
3 朱德群将传统的中国艺术风格和西方现代主义融为一体
朱德群的父亲很早便发现了儿子的绘画天赋,于是劝说他不要当体操选手,而是入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的学校校长林风眠是一位富有远见的艺术家,他主张泛亚美学扩张主义,希望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完美结合。朱德群正是在这里结识了艺术家吴冠中和赵无极,三人齐心协力,实现了林风眠追求的中国式现代主义风格。
《喜悦》,油彩 画布,130 x 195 cm. 1997年作,估价:10,000,000 - 15,000,000港元。将于11月23日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1997 年创作的《喜悦》,手笔恢弘,气势非凡,在极为庞大的画布上绘出非凡的韵律感。绚烂夺目的光斑在画面上自如舞动,与印象派作品中不断幻动的光感不谋而合。两划坚定的深黑笔触从画面的深色部分喷涌而出,迈进一片清盈秀澈的平面。画面的右半部分仿佛汇聚了暗物质般的极高强度,在一片交响般的磅礡之中倾泻出满含能量的线条和色彩。
光线与色彩是朱德群绘画中最敏感的元素。在荣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致辞中,艺术家表示:“在我的构图中,色彩与轮廓绝非随意偶然而生。他们齐心协力以达成同一个艺术目标,那就是聚合光线、并激起图像感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