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话语中,人们经常使用“文化”一词,例如所谓“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文化程度”“大老粗没文化”“竹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文化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部”“玛雅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等等。但要是真让自己给文化下一个定义,那空气可就要冷却一会儿了。
深扒一下,可知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一百六十多种,甚至还要更多。这一现实说明,人们对文化问题的思考投入了何等的热情。近代以来,尤其是近期,“文化”已经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
近代以前,中国几乎没有“文化”一词,虽然如此,在中国古代,却产生了“文”和“化”并联对举的说法。最接近于“文化”的提法见诸《周易》——“贵”卦《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以视做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最早提法。对这一说法,唐人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在这里,所谓“人文”指“诗书礼乐”,它是“圣人”“观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圣人效法之或以之为法,“以化成天下”。
显然,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具有教化的意味。
中国古代的“以文教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西汉的刘向就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此,可以说文化化成天下的意义被强调得十分明显了。
概括来说,所谓文化是一种作为“文治”上对下的统治过程和方略,与“武功”相辅相成。
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化”(culture)一词始由日语转译到中国。
近现代的“文化”概念源于拉丁文culture.
就词义来说,拉丁文的“文化”具有多种涵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德、英、法语的文化概念均源于此。从西方“文化”概念的词源角度看,文化的含义既宽泛又模糊,大致指人的某些状态或生存活动。
那好,接下来我们来确切地认识文化的四个定义:
第一种,文化学的奠基者、英国人爱德华·泰勒1856年和1871年在《人类早期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研究》和《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过两个意思相近的定义:其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其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第二种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的界定: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换言之,“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第三种,台湾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必将是长时间的绵延性加进去。譬如一个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此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换言之,凡文化,必有它的传统的历史意义。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
第四种,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
最后,更重要的,是博学书院要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文化成果。对于今人来说,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的文本,比如古代的典籍、作品以及古代遗留下来的器物。对其的诠释和解读就是我们继承传统,革故鼎新,达成新的文化成果不可或缺的途径。文化的定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这里把非人类的智慧群族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比较恰当一些。虽然它们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点,但是一个本质区别是人类的自主价值与自主意志是完全不同与其他智慧群族的。
一、文化内容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二、文化的作用
1、整合。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
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