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推送了一篇
最新海归落户政策的文章
相信不少同学都了解了
国家对留学生回国是非常优待的
不过在真正落户申请的时候
有人却因为一个细节问题产生了麻烦
这不,小编最近就在豆瓣上看到
一位同学因为个税改革
导致自己申请落户失败
个税改革对海归有什么影响?
留学生归国应该如何缴纳个税
从而顺利申请落户呢?
小编来给你支个招!
1
个税改革对留学生落户有何影响?
以上图为例:海归落户上海,在个税这一块有哪些要求呢?
个税改革都改了些啥?
1
专项扣除
新个税法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专项扣除,包括教育支出,大病医疗,赡养老人,住房贷款,租房支出等内容。
而且扣除是累计的,每年的3月-6月,进行上年度个税的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简单来说,前面月份缴费少,后面就逐渐增加,全年来看整体缴的税不变,不存在多扣少扣的情况。
2
税率优化调整
首先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
其次,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
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
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随着此次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及税率调整,个税纳税金额将有所变化,相应的留学回国人员申请上海户口的个税缴税标准也将发生变化。
我们先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某留学回国人员税前工资收入7200元为例
个税起征点调整前个税纳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7200-各项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应缴部分共1260元-3500起征点=2440元
应纳税额=2440*10%-105=139元
个税起征点提升后个税纳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7200-各项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应缴部分共1260元-5000起征点=940元
应纳税额=940*3%-0=28.2元
这样一算,改革后的确能省一大笔个税呢!
上海海归落户对个税的要求
海归留学落户上海,对个税的要求很简单:个税要求和社保匹配,社保基数=交税基数。
假设你每月税前工资10000,就按照10000社保基数交社保,按10000的基数交税,你税后每月卡里有8135。
什么是“个税和社保匹配”?
社保基数有个上限和下限,的下限是4279,上限21396(3倍社会平均工资)。
就算你工资再高,比如每月30000,不避税的话,你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只有21396,税是按30000来交税,这也叫匹配。
缴纳的个税只要不低于对应的社保,在落户审核的时候就算是匹配的。
说白了,只要你所在的公司不避税,你就不用为社保和个税担心。
开头那位同学的情况怎么办?
如果申请了个税抵扣,就可能会出现所缴纳的个税低于应匹配的社保,就像开头那位在豆瓣提问的同学那样。
个税抵扣有两种选择:
1,通过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选择。由公司帮你抵扣个税。
2,选择次年3月1日-6月30日,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开头的那位同学可以选择第二种,现在先按原来方法落户,避免新个税抵扣条例对落户进程造成影响。
等落户成功了,明年再自己去办理个税抵扣。
2
海归落户这9点不注意,个税解决了也没戏!
海归落户把个税问题解决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
至少在上海,海归想要拿到户口,必须注意以下9点,否则你就会被列入落户黑名单哦~
1
公司注册地必须在上海
最新政策《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明确规定:落户必须由上海的用人单位办理。
如果你签的是外地的公司或者在上海只是个办事处,也没有在上海工商局注册,是不符合落户条件的。
2
公司注册资金必须大于100万
你所在的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注册资金小于100万,你都无法办理落户申请。
3
所签公司在人才大厦上了黑名单
在办理之前,一定要去问问上海人才市场负责落户窗口的工作人员,查询所在单位有没有问题。
4
个税缴纳的单位名称和劳动合同上必须一致
劳动合同与社保、个税缴纳,三项材料中的用人单位名称必须一致,才能办理落户,如果不一致是无法落户的。
像劳务派遣类的就不能申请落户。
5
不能代缴社保
让上海的人力资源公司代缴社保,即使是符合人才大厦的规定的人力资源公司,也不予办理落户!
6
营业期限剩余有效期必须大于6个月
&只要在办理当天,你所在公司营业执照的有效营业期限大于6个月,就可办理落户!
7
回国不是直接来上海工作的也不行
&留学回国后先在别的省市就业,而不是直接来上海工作的不能落户。
8
海归父母不能连带办理
&留学回国人员的父母户口不能随迁上海。
9
海归配偶不能落户
留培学通员回国后结婚的配偶,不属于随迁范围,不能落户上海。
3
和落户问题相比,海归更操心的是“落地”!
不论海归落户碰到什么问题,都免不了一个大前提,就是:你得先完成就业。
可光是这个就业问题,就够让海归们头疼了。
这话怎么说?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国内应届毕业生预计高达834万,归国参加秋招的留学生可能突破75万。留学生不仅要和留学生竞争,而且还要和国内应届毕业生竞争。
最重要的是,还要面临国内各种各样的裁员潮……
留学生头顶着“海归”荣耀回国,却心塞地发现,光环逐渐在淡化。
更有甚者,开始宣扬留学无用论,留学生还不如国内的985,211院校更适应市场需求,更吃香。
留学生真的就不如国内985、211的学生了吗?
也不尽然!
海归群体在国内发展的优势
根据《中国海归就业创业报告》做的采访调查显示,经过留洋生涯后,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选择比例分别为 73%、59% 和 37%。
此外, 也有受访者认为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强”、“更了解海外市场,容易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或分销渠道”、“更具创新能力”等。
截图来自《中国海归就业创业报告》
也因为这几点,不少海归“落地成盒”
必须客观承认的是,海归光环淡化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留学生自身对国内市场缺乏新的认识。
下面小编来总结一下留学生求职常掉的几个坑,大家要多多注意哦~
1
专业盲从扎堆
哪个行业好哪个热门就选哪个,比如说,近年来金融企业的入门级岗位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面临的竞争就会加大。
所以说专业排名固然重要,但还要看自己适不适合。
2
忽视国内实习经历
如果已有回国就业的打算,就应该去找一份国内实习。
国内的HR更看重你国内的实习质量和经历,国外的实习再成功再耀眼,毕竟国情不同,环境也不同,难免会有一些偏差。
3
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前才仓促准备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留学与职业规划并不存在很大的关联。
&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兴趣、性格是否与专业匹配,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都值得深思。
4
海归求职如何提高竞争力?
想被pick,得先知道雇主的需求
根据《海归就业发展报告》,金融、经济、管理等商科专业依旧占据了海归的半壁江山,接下来就是工科。
但现实状况是,最需要海归的行业并非金融行业,从雇主的角度来看,对海归人才需求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教育培训、金融和互联网科技,三者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占到总体的50.6%。
其中,教育培训行业中,明确说明需要海外留学背景的岗位最为密集。
重视国内实习经历
GPA可以说是网申时的一块敲门砖,但是真正拉开与国内应届生差距的往往是一份“高质量的国内实习”。
只有这样,结合海归的身份,才能将隐性优势显化。
一份好的实习不仅能实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明白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标准与偏好;更重要的是也能丰富自己的经历和简历。
摸清国内笔试/面试的套路
通常国内招聘的流程为网申-笔试-群面-小范围/单独面试-收到offer。
笔试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要知道国内企业的很多题目都非常诡异,比如一堆性格测试,期望自己临场发挥是不太现实的,唯有提早做准备提前练才行。
至于面试,一般公司可能会就一些时事热点让你发表一番见解,还可能问的问题根本和你的专业无关,只是来考验你对公司的了解。
如果只是一板一眼地答,就离面试官的期望相去甚远。在准备面试时要提前知道面试官喜欢问哪一类的问题,问题的背后他希望你答的点在哪里。
海归就业是申请落户的第一步
要突破国内应届毕业生的包围圈不容易
有提升自己的求职技巧
才能把自己的真正优势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