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房子是自己的,把一家人的户口落在自家的房子上。这样看似合理和简单的事情,对于家住新都的罗百泉来说,却是长期困扰他的难题。由于20多年前买地自建房屋,如今想要把户口迁在自家房屋上,就需要先证明房屋归自己所有。买地的发票不慎遗失,退伍回家后,当年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也早已换了一拨又一拨,如何才能证明?罗百泉犯了难。
& 成都市户籍部门新都区分籍临江工作站社区人员谯勇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社区和街道工作人员,反复走访调查,最终帮罗百泉搞清了房屋“归属”,顺利落了户。
& “你好,有人要上户,但是我们这边登记的他家地址是一个铺面。”一个月前,成都市户籍部门新都区分籍临江工作站人员谯勇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辖区一居民的落户难题需要他帮助解决。这一居民,正是今年53岁的罗百泉。
&
& 早在1997年,罗百泉就按照当时的政策,在新都买了地,自己盖了一栋三层楼。一楼是铺面,楼上两层用于自家居住。后来,他去当了兵,一家人的户口就一直落在新都北街社区一集体户上。退伍后,他渐渐觉得户口不在居住地,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于是想要把一家人的户口一起迁到自家房屋上。
& 但由于早年房屋被错登成了铺面,导致罗百泉一家的户口无法落在上面。“我们去实地查看了他的房屋,一楼铺面现在是空置的,楼上确实是自家在居住。”经过实地查看,谯勇和网格员一起,更正了罗百泉家房屋的实际用途,并重新划定了门牌号。本以为这样就能顺利落户了,但当罗百泉带着材料前往工作站时,人员再次发现了问题。
& “他这个房屋没有产权证,当时只有一个买地的收据,还被弄丢了。”没有产权证,也没有缴款凭据,当年的工作人员也早已更换,该如何核实房屋的产权归属问题呢?谯勇又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辗转找到了当年为罗百泉处理购买事宜的工作人员,核实房屋占地是否由罗百泉购买,又通过走访其亲戚,了解是否存在共同购买人。
& 经过反复核实,该房屋占地的确由罗百泉单独购买,房屋也是由其花钱建造的。社区、街道为他开具了相关产权证明,带着证明,罗百泉终于在临江工作站办理了上户手续。“太谢谢你们了,不然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一家人的户口都落在了自家的房屋上,房屋买卖,子女入学,也不再是困扰罗百泉一家的难题。
& ,新都户籍部门分籍临江工作站主动融入社会治理,让社区人员深入社区,积极与街道、社区联动,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掌握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服务,切实维护了辖区治安和社会稳定。